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年待月引壶觞,坐对中庭玉一方。
静夜忽惊云作雨,索居空使客思乡。
荒鸡声续檐花滴,蝴蝶梦回岩桂香。
何处高楼见山阔,快予吹笛据胡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人坐在中庭,对着一方玉石,等待明月升起。然而,静谧的夜晚突然被云雨打断,让远行的客人倍感思乡之情。荒废的鸡舍里传来鸡鸣声,与檐间花瓣滴落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诗人的梦境中也许有蝴蝶飞舞于岩桂之间,感受着桂花清新之香。
诗人随后提及高楼之上,可以望见远处山峦的辽阔景色。他希望能够吹起笛子坐在胡床上,那种悠扬的旋律与心境相契,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解脱。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内心的情感流动,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不失优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一片灵台月,圆明适中规。
谁知相对者,曾悟未磨时。
去垢元来净,观空了不疑。
水边閒独立,照见白须眉。
豪气年来渐埽除,箪瓢自乐守臞儒。
江头尽醉唐朝士,泽畔行吟楚大夫。
万里鲲鹏何必羡,一官虮虱不如无。
葛巾草履从人笑,莫问青衫似叶枯。
北风雨后忽南风,顷刻开晴又转东。
后土未乾偏有恨,漏天难补太无功。
小楼兀坐思猿鹤,好客相期避燕鸿。
壁上墨兰香可掬,令人常忆所南翁。
倦游懒著小乌巾,短发丝丝雪满簪。
信手拈书聊慰眼,转头忘事太无心。
笑他杜老频看镜,爱我昭文不鼓琴。
喜有山林方外友,时携佳纸索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