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虞永康谢余过沧江

雨馀云簇数峰奇,公子江头客款扉。

白舫青帘乱平渺,黄鸡浊酒话清微。

稻畦千顷睟生色,竹日一川摇静晖。

坐久东山初月上,恍疑赤壁旧时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雨后云朵聚集,几座山峰显得奇特,公子江边的客人轻敲门扉。
白色的船和青色的帘幕在平静的水面摇曳,黄鸡和浑浊的酒伴着清淡的谈话。
广阔的稻田泛着生机,竹林倒映在河中,整条河面都在摇动着宁静的光影。
坐久了,东山上的明月刚刚升起,恍惚间觉得这是赤壁旧时的江岸石滩。

注释

雨馀:雨后。
云簇:云朵聚集。
公子:贵族子弟。
江头:江边。
客:客人。
款扉:轻敲门扉。
白舫:白色的小船。
青帘:青色的帘子。
乱平渺:随意摇曳。
黄鸡:土黄色的鸡。
浊酒:浑浊的酒。
话清微:清淡的谈话。
稻畦:稻田。
千顷:大片。
睟生色:充满生机。
竹日:竹林与阳光。
一川:整条河流。
静晖:宁静的光影。
坐久:久坐。
东山:指代东方的山。
初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恍疑:恍惚以为。
赤壁:著名的古战场赤壁。
旧时矶:昔日的江岸石滩。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雨馀云簇数峰奇”,写雨后云雾缭绕,几座山峰显得格外奇特,展现出清新自然的景致。第二句“公子江头客款扉”,点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江边公子款待朋友,气氛温馨。

接下来,“白舫青帘乱平渺”描绘了江面上白帆点点,青帘随风飘动,水面平静而辽阔,富有动态美。“黄鸡浊酒话清微”,则转而描绘了宾主对酌的场景,酒香与友情交织,谈话内容清淡而深沉。

“稻畦千顷睟生色,竹日一川摇静晖”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广袤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生机,竹林倒映在静谧的江面,光影摇曳,宁静而祥和。最后,“坐久东山初月上,恍疑赤壁旧时矶”,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直至夜幕降临,初升的月亮照亮了东山,让人仿佛置身于三国时期的赤壁战场,引发历史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情,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款待的感激和对山水景色的欣赏。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虞永康题沧江书院

解后沧江半日閒,一川风物闯柴关。

正从逝处识流水,更向静时观远山。

有咏皆春谁与点,无时不学子睎颜。

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其一)

龙章晨下九重关,帝敕元凶出羽山。

揭日行空破昏闇,乘风纵燎绝神奸。

须看文正昭陵日,孰与忠宣元祐间。

更愿和平培治体,儒臣千岁侍天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其二)

傥来得丧本无关,或为鸿毛加太山。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公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愿睎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江州司马安君挽诗

当年风雨脊令原,共挈凶颅奏凯旋。

弄破峨眉山月影,慵移湓浦荻花船。

浮云都似梦中觉,妙句犹于身后传。

肠断美人湘水隔,凭鸿寄泪识新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