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狂风几日涨黄尘,篱外桃花忽照人。
不有繁红慰逐客,二年不识浙江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狂风几日涨黄尘”展现了初春时节,狂风卷起黄土飞扬的场面,给人一种荒凉之感。而紧接着的“篱外桃花忽照人”则是转折点,从尘世的喧嚣中跳脱出来,桃花在篱笆外突然绽放,它的美丽如同阳光般温暖地洒落在人们身上。
第三句“不有繁红慰逐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独特感受。这里,“不有”意味着并非只有,暗示除了篱外的桃花之外,还有其他的花朵在为旅途中的客人提供慰藉。然而,这种慰藉并不局限于鲜花,它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最后一句“二年不识浙江春”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深度。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浙江春天美景的陌生。这不仅是因为时间的流逝,更可能是在表达一种生活和情感上的隔绝。诗人两年未曾领略到浙江特有的春意,这种缺失让他在心中留下了一段空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将荒凉与美丽、尘世与精神慰藉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邃的哲理思考。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馀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重阳述令序,景物自为嘉。
易办如江酒,难浮似粟花。
追游疑所务,寄兴眇无涯。
旧俗台应废,何人杖马檛。
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
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
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南国穷秋冷尚赊,随时游瞩自堪嘉。
且欣一雨山争出,休叹重阳菊未华。
佳客逢秋宜得句,道人酌酒似烹茶。
人生胜日须行乐,豫去昏鸦作阵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