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化主(其一)

空生曾乞临江市,日与云居打饭钱。

老入华峰无用处,君今行乞记当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化主”的僧人即将离开临江市,前往华峰时的情景。诗人释慧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化主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空生曾乞临江市”,描述了化主过去在临江市乞讨的生活,生活艰辛,仅能维持基本生存。“日与云居打饭钱”,进一步说明化主每日与云雾为伴,靠乞讨换取食物,生活极其简朴。这两句通过对比“空生”与“云居”,形象地展示了化主生活的清贫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接着,“老入华峰无用处”,表达了化主年老后,即使进入华峰(可能象征着更高的修行境界或更清净之地),也觉得无处可用,暗示了化主对自身能力或价值的反思。这句透露出一丝无奈和自我审视的情绪。

最后,“君今行乞记当年”则以一种回顾和感慨的口吻,提醒读者记住化主当年的乞讨生活,或许暗含着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思考。这句话既是对化主个人命运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回顾过去,思考未来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化主的生活变迁,反映了佛教中关于苦行、修行与自我认知的主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化主(其二)

吉山真心成抑逼,僧至参禅令乞食。

误他多少禅家流,入不得处争著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送化主(其三)

明知曰空具足器,向里得时无不是。

及至归来放下时,笑倒南山老鳖鼻。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化主(其四)

袖里深藏大吉山,逢人拈出好生观。

不嫌贫富僧兼俗,价数高低试著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化主(其五)

昔人遣化曾垂示,三步五步一蹙鼻。

从缘入得即不无,七佛之仪殊未备。

今日吉山分化人,岂在途中方瞥地。

千差一印靡有遗,万善同归宁自利。

不自利,非利他,家家门启通霄路,处处莲开火里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