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丝行

天孙懒困抛云机,却倩月姊看残丝。

玉兔偷将乞风伯,和机失却天未知。

风伯得丝那解织,未尝躬桑那解惜。

掀髯一笑戏一吹,散入寒空收不得。

晓来翠岭莹无痕,片云忽裂落岭根。

须臾吹作万缕银,乃是天丝不是云。

远山成练不曾捲,近林成纱未经剪。

坐看斜飞拂面来,分明是丝寻不见。

元来著面化成水,是水是丝问谁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织女慵懒地丢下织布机,却请月神照看剩下的丝线。
玉兔偷偷向风伯乞求风力,结果导致织机失控,连天上的神仙也不知道。
风伯得到了丝线却不懂如何纺织,从未亲自采桑怎能懂得珍惜。
他笑着轻轻一吹,丝线散入寒冷的天空,无法收回。
清晨,翠绿的山岭上不留一丝痕迹,一片云彩忽然落在山脚。
片刻间,风吹成无数银色细丝,那是天上的丝线,并非云朵。
远处的山峦如白练般展开,近处的树林如轻纱未裁剪。
看着它们斜飞过来拂过脸庞,明明是丝线却怎么也找不到。
原来那些丝线附在脸上化为水滴,是水还是丝,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天孙:织女。
云机:织布机。
月姊:月神。
玉兔:月亮的别称。
风伯:风神。
躬桑:亲自采桑。
掀髯:形容风大,吹动胡须。
寒空:寒冷的天空。
晓来:清晨。
翠岭:青翠的山岭。
元来:原来。
著面:附着在脸上。
化成水:变成水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奇异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将天上的丝线织造成一场幻梦。开篇“天孙懒困抛云机”立即展现了一个神秘的画面,其中的“天孙”指的是仙界中的神灵,而“懒困抛云机”则是说这些神灵正坐在云端织造着什么。

接下来的“却倩月姊看残丝”中,“月姊”可能是对月亮的拟人化,或者是指居住在月宫中的仙子。这两句交织出一种超脱尘世、悠闲自得的氛围。

第三、四句“玉兔偷将乞风伯,和机失却天未知”中,“玉兔”可能是对月亮的一种美称,而“乞风伯”则是指向风神请求帮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

在“风伯得丝那解织,未尝躬桑那解惜”中,“风伯”即风神,而“得丝”可能是指风获得了天上的丝线。这里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理解和尊重。

随后的“掀髯一笑戏一吹,散入寒空收不得”则描绘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情景,其中诗人似乎在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无常性的感慨。

接下来的四句“晓来翠岭莹无痕,片云忽裂落岭根。须臾吹作万缕银,乃是天丝不是云”则从视觉上进一步描绘了这场幻景,其中“翠岭”、“片云”、“万缕银”都在强化这一幻梦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四句“远山成练不曾捲,近林成纱未经剪。坐看斜飞拂面来,分明是丝寻不见”则从诗人的观察视角出发,再次强调了这种天然而又奇异的现象。

最后两句“元来著面化成水,是水是丝问谁子”则带有一种哲学思考,似乎在询问这些奇迹究竟来自何方,它们本质上是水还是丝?这里诗人用一种玩世不恭的语气抛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织造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同时,这种对超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宇宙运行规律的好奇与探索。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太平寺水郡人徐友画清济贯河

太平古寺劫灰馀,夕阳惟照一塔孤。

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

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

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传妙天下。

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

横看侧看只么是,分明是画不是水。

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

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它。

波痕尽处忽掀怒,搅动一河秋色暮。

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

佛庐化作金柁楼,银山雪堆风打头。

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

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

并州剪刀剪不得,鹅溪疋绢官莫惜,貌取秋涛悬坐侧。

形式: 古风

尤延之和予新凉五言末章有早归山林之句复和谢焉

投分讵云稀,会心谅亡几。

从君澹何奇,与我凛独至。

相逢情若忘,每别怀不已。

偶因新凉篇,令予懦全起。

藉草分涧芳,陟巘共石髓。

松阴俯逝波,不徐亦不駃。

平生还山约,终食能忘此。

可怜各异县,千里复三倍。

它日寄相思,百书那写意。

从今可相疏,却叹日为岁。

形式: 古风

尤延之检正直庐窗前红木犀一小株盛开戏呈延之

水沈国里御风归,栗玉肌肤不肯肥。

元是金华学仙子,新将柿叶染秋衣。

不应装束追时好,无乃清癯悔昨非。

为妒尤郎得尤物,故将七字恼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无讼堂观檐间蛛丝

蜘蛛作网祇愁疏,密了还遭小雨馀。

漏却飞虫浑细事,无妨网得万真珠。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