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乌

尔何不向别处栖,东飞日白足,南飞有树枝。

翱翔空中不欲堕,逋尾又向城头归。

城虽高,人亦好,三匝重来屋边绕。

不缘啄雁稗,不为唼凫藻。

鸦鸦唾骂闾里常,眷眷忠言主人告。

所生八九子,赖有三雏成。

两雏连樯去,一雏闻弦惊。

往来城头暂栖止,旭日又恐东方明。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为何不到别处栖息,向东飞翔直到太阳明亮,向南有树枝可歇。
在空中翱翔不愿落下,你的尾巴又转向城头返回。
城池虽高,人心却善,你环绕三次后又来到屋檐边。
不是为了啄食雁的谷粒,也不是为了吃天鹅的水草。
乌鸦常常对你唾骂,但忠诚的话语主人知晓。
你生育了八个孩子,幸好有三个长大成人。
两个孩子已经乘船离去,一个听到弓弦声受惊。
你在城头短暂栖息,朝阳又让你担心东方天明即将来临。

注释

尔何:为什么。
别处:其他地方。
东飞:向东飞。
日白:太阳明亮。
逋尾:尾巴。
城头:城墙顶部。
归:返回。
三匝:环绕三圈。
屋边:屋檐边。
缘:因为。
啄雁稗:啄食雁的食物。
唼凫藻:吃天鹅的水草。
唾骂:辱骂。
眷眷:深切。
主人:主人家。
八九子:八个孩子。
三雏成:三个长大。
连樯去:乘船离开。
弦惊:被弓弦声惊吓。
旭日:朝阳。
东方明:东方天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一只乌鸦在城头飞翔、栖息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乌鸦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它不愿轻易离开熟悉的地方,即使是高耸的城墙,也不能阻挡它返回的决心。

“尔何不向别处栖,东飞日白足,南飞有树枝。” 这几句表达了乌鸦对故土的依恋,它虽然可以选择其他地方栖息,但始终回到了这里。诗人可能借此抒发自己对于故乡或某种生活状态的眷恋之情。

“翱翔空中不欲堕,逋尾又向城头归。” 这里强调了乌鸦坚守本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栖息地。它在空中自由飞翔,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城头,这种执着和忠诚令人敬佩。

“城虽高,人亦好,三匝重来屋边绕。” 乌鸦对城市的依恋,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眷恋,更可能是对其中的人文情感的向往。它不惧怕城墙的高度,而是因为城中有人群的温暖和欢迎。

“不缘啄雁稗, 不为唼凫藻。” 这两句表明乌鸦并不为了食物或其他利益而选择栖息,它的忠诚和坚持是出于对这个地方本身的情感。

“鸦鸦唾骂闉里常,眷眷忠言主人告。” 乌鸦在城头上频繁地叫唤,仿佛是在向城中的主人传达某种信息或忠告。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生活中某些坚守和忠诚的赞美。

“所生八九子,赖有三雏成。” 这几句描写了乌鸦育儿的情景,尽管它孵化出来的幼鸟不多,但仍有一部分能够健康成长。这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艰难与希望共存,即便是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机。

“两雏连樯去,一雏闻弦惊。” 这里描述了乌鸦幼鸟成长的过程,其中一只因为听到了弓箭的声音而感到惊恐。这可能象征着成长中的挑战和危险,即使是在安全的环境中,外界的威胁仍然存在。

“往来城头暂栖止,旭日又恐东方明。” 最后几句表达了乌鸦在城头之间飞翔、栖息,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它依旧选择在这里停留,但随着太阳的升起,它又开始担忧新的挑战和未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乌鸦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家园以及坚持本真自我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春寒病痞痛用古砭法以砖熨之忽一夕帐烟塞满火自下炎上焚衣被之半有感赋之

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帐顶烟。

学士砖头因火灼,尚书履下透衾然。

洞存玉性真刚汉,焚却禅身笑浪仙。

收敛道心中夜坐,室虚窗白月如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洪都病中梦与太白同登峨嵋亭有赋

翠浮天宇两眉修,不著尘寰半点愁。

锦袍仙人去不返,乘月忽作斯亭游。

月悬水底不受捉,牛渚矶翻酒星落。

气涌如山白浪掀,声悲动地终风作。

我思吊古登翠微,点检旧题无白诗。

生平白眼睨力士,焉肯妩媚歌峨嵋。

杨林渡头采石口,一处风寒几兵守。

寄语中流把柁翁,莫使江山落人手。

形式: 古风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五)

玄云拖榆塞,白露涂枫林。

靡靡秋未夕,边马已南侵。

子方从军去,川陆迥且深。

虎兕嗥旷野,猩猱啸高岑。

独见金城外,迎人柳阴阴。

主人敬爱客,秉义如断金。

好将少年行,转作节妇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一)

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痴,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为贫出仕。

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

敬则能莅官,敏则能决事。

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

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