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通守陈帑院

羌西屴之屹然兮,钟此奇才。

方世道之纬繣兮,弃骐骥而驾驽骀。

以一尉而诛二凶兮,宜异言之喧豗。

炯此念而安民兮,皇恤乎身灾。

公论虽屡蚀兮,犹有时而复开。

开之何未久兮,而终不能遂公之壮怀。

诗书兮自适,优游兮力斋。

扶疾而告修善之训兮,俄怛焉而顺隤。

彼西屴之无情兮,忍璜佩之沈薶。

生于是死于是兮,湛一气之去来。

惟心无愧而气不馁之言兮,万古莫得而尘埃。

况有不朽之铭兮,表独立于崔嵬。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那遥远的西方山峦,孕育了这非凡的才子。
世道混乱如乱麻,他却舍弃骏马驾驭劣马。
以微小官职惩治两大恶徒,引来众人的喧哗和指责。
他坚定信念安抚百姓,不顾自身灾难。
公正之声虽常被侵蚀,但总会再次显现。
为何还未长久,他的公正理想始终未能实现。
他沉溺于诗书,悠然自得,尽力修身养性。
抱病传扬美德教导,不久后却顺应衰颓。
那无情的西方山峦,怎忍让美玉沉埋。
生于斯,死于斯,生命气息循环往复。
只有无愧于心、气节不屈的话语,永不会被尘土掩盖。
更何况有不朽的铭记,矗立在崇高的巅峰。

注释

羌西屴:远方的山峦。
屹然:高耸的样子。
弃:舍弃。
驽骀:劣马。
异言:指责的声音。
喧豗:喧哗。
炯:坚定。
皇恤:不顾虑。
公论:公正之声。
复开:再次显现。
遂:实现。
壮怀:宏大理想。
诗书:诗文。
优游:悠闲。
力斋:修身养性。
俄怛:不久。
顺隤:顺应衰败。
璜佩:美玉。
沈薶:埋没。
湛:沉浸。
一气:生命气息。
莫得:无法得到。
尘埃:尘土。
铭:铭记。
崔嵬:崇高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通守陈帑院》。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古代贤臣、表达个人政治理想和抱负的诗篇。

诗中的“羌西屴之屹然兮,钟此奇才。”一句,描绘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或将领形象,他的才能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令人瞩目。接下来的“方世道之纬繣兮,弃骐骥而驾驽骀。”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人才的赞赏,他们能够纠正世道,即使拥有良马也不愿乘坐,而选择驾御平庸之物,这是对他们高尚品格的一种比喻。

“以一尉而诛二凶兮,宜异言之喧豗。”这两句则写到这种人才能用其威德制服暴乱,以少胜多,展示了他们的英明与力量。紧接着,“炯此念而安民兮,皇恤乎身灾。”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贤能之士心怀国家、忧民之情,他们的智慧和关怀能够给民众带来安宁。

“公论虽屡蚀兮,犹有时而复开。”这句意味着即便是公正的言论也会受到诽谤,但终将在某个时候得到重视。然而,“开之何未久兮,而终不能遂公之壮怀。”则表达了对这种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和悲哀。

“诗书兮自适,优游兮力斋。”是诗人在表现自己的心境,他通过阅读古籍、写作来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力量。紧接着,“扶疾而告修善之训兮,俄怛焉而顺隤。”则是对身处逆境中仍不忘教诲、力求向善的自我勉励。

“彼西屴之无情兮,忍璜佩之沈薶。”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于那些不近人情、只顾个人利益而遗弃美德之人的批评。他们虽然拥有高贵的地位和华丽的装饰,但这些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光彩。

“生于是死于是兮,湛一气之去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而“惟心无愧而气不馁之言兮,万古莫得而尘埃。”则是对那些清白廉洁、坚持正义之士的赞扬,他们的名节虽然随风尘去,但精神永存。

最后,“况有不朽之铭兮,表独立于崔嵬。”则是诗人对于能够留下不朽遗迹、在历史长河中屹立自我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挽曹叔献

野草何青青,野花亦莙莙。

王园翳烟树,东风开泉扃。

灵辰倏祥练,祖载何因循。

半生安陋巷,箪瓢澹无营。

天命有穷达,书生多苦辛。

北邙同一路,玄庐等枯荣。

我本里中子,升堂托微姻。

每怀杯渡语,惟士有常心。

几杖虽疏阔,眷眷敬爱深。

故家乔木瘁,不复典刑存。

流水桃花窅,飘零薤露音。

幽宫一以閟,清泪洒芳春。

形式: 古风

挽蔡文叔(其一)

南风之薰兮五弦绝,可以解愠兮忧心益惙。

念寓形于溟涬兮,藐一沤之起灭。

前乎数千年之名世兮,后方来而未歇。

往者不我留兮,来者不我接。

何彼顽之弗夭兮,而独萎乎此哲。

非夫人之立极兮,凛世路之迫阨。

惟圣斯恻兮,建学校以寿吾道之脉。

士不可辱兮又焉可杀,孰悟我圣明兮几袭秦之乱辙。

我公之忠愤贯日兮,所以疾驱而朅朅。

一去国兮一阴方猾,再去国兮重阴栗烈。

鄙夫熟视兮,壮群邪之蟠结。

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阕。

形式: 古风

挽蔡文叔(其二)

南风之时兮吹彼棘薪,乔木斯坏兮栋梁曷任。

栌栌椳闑与扂楔兮,匠眯眯而弗寻。

况承天之八柱兮,穷岁月而莫登。

天岂不生材兮,郁牛山之嶙峋。

雨露之所润兮,存日夜之肫肫。

及大厦之将颠兮,无一木之可乘。

羌小民之怨咨兮,谓天不仁。

非道通乎三极兮,孰识天心。

天既仁爱我民兮笃生伟人,一去就兮治乱攸分。

天亦仁爱我公兮,不使见犬羊之骇奔,危机发兮众寐昏昏。

秉离明以为烛兮,魂营营而上征。

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再吟。

形式: 古风

挽蔡文叔(其三)

南风南风兮,莫苏槁质。

坎离互宅兮,已翩翩乎月窟。

驾朱鸟以启路兮,潜玄宫而永息。

终长夜之漫漫兮,委人间之正则。

道所以经世兮,名不可以虚得。

方一去而即悟兮,可以淑艾乎士习。

倘再去而能悟兮,庶奸谀之屏迹。

使长孺居中司马遂相兮,狂酋当为之怵惕。

又何至于闯江踰岭兮,喋血上国。

思魏徵而奠九龄兮,吁其何及。

公虽九原兮,疑遗忠之尚尽。

我被公之知兮,始终如一。

不得哭公于堂兮,不得执公之绋。

我何负于神明兮,两足如絷。

歌南风之三叠兮,恨无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