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二陆故居

风流怀二陆,才名动三吴。

斯人不可作,千载空烟芜。

当时骋俊笔,万象争先驱。

有如明月璧,美价倾鸿都。

世运有翻覆,韫椟真良图。

惜哉去就乖,毁此千金躯。

人生皆有死,百年同须臾。

独遗文字芳,乃与天壤俱。

凄凄昆山寒,冉冉谷水枯。

白鹤久已寂,黄犬谁复呼。

荒祠挂残阳,扁舟入菰蒲。

采莼荐秋水,庶以明区区。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怀念风流人物陆机陆云,他们的才情名声震撼了整个三吴地区。
这样的人无法复制,千年之后只剩下空荡荡的遗迹。
他们当年施展才华,万物仿佛都争相追随。
他们的文采如同明亮的明月之璧,价值连城,令整个鸿都为之倾倒。
世事无常,他们的才华深藏未露,实为珍贵。
可惜他们的进退选择不合时宜,毁掉了宝贵的生命。
人的生命终将消逝,但百年时光同样短暂。
唯有他们的文字永存,与天地同在。
昆山的寒意令人凄凉,谷水渐渐干涸。
白鹤的鸣声早已消失,黄犬的呼唤何处可寻。
荒废的祠堂挂着夕阳,一叶扁舟驶入芦苇丛中。
秋天采莼菜以供清泉,或许能略表我们的敬仰之情。

注释

风流:杰出的。
怀:怀念。
二陆:陆机、陆云兄弟。
才名:才华和名声。
三吴:古代中国地区。
斯人:此人。
空烟芜:空荡荡的遗迹。
骋:施展。
万象:万物。
明月璧:比喻杰出的文采。
倾:倾倒。
翻覆:变化无常。
韫椟:藏于匣中未显。
去就乖:进退选择不当。
千金躯:宝贵的生命。
文字芳:文字的芬芳。
天壤俱:与天地同在。
昆山:山名。
冉冉:渐渐。
枯:干涸。
白鹤:象征高洁。
黄犬:古人常以犬吠象征警报。
荒祠:废弃的祠堂。
扁舟:小船。
采莼:采摘莼菜。
荐:献上。
庶:或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访二陆故居》,他以深情的笔触,缅怀了东晋时期的才子陆机和陆云,他们在三吴之地留下了深远的才名。诗人感叹他们的卓越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犹如明珠埋没,千载之下只剩遗迹。他惋惜他们的人生选择导致了悲剧,但赞美了他们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超越了生死,与天地共存。

诗中运用了比喻,将他们的文采比作明月之璧,价值连城。接着,诗人描绘了故居的荒凉景象,昆山寒冷,谷水干涸,象征着他们的英灵已逝。最后,诗人借采莼之事,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寄托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也是对文学价值的肯定,体现了林景熙对古代才子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访武伯山居

照书双眼碧,天欲寿斯文。

白发前朝士,青山半屋云。

迟花春后见,远瀑夜深闻。

回看重华梦,荒田自鹿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访僧邻庵次韵

拂石题诗满袖岚,寻僧又过竹溪南。

乾坤浩荡酒乡寄,山水苍寒琴意参。

老燕未归同是客,孤云无住孰为庵。

寂寥午夜松风响,疑是神仙接麈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过风门岭

客来自风门,飕飗撼两袖。

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

行行春日微,怪禽啼白昼。

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聊此寄小酌,馀酣掬山溜。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别王监簿

玄发相逢雪满颠,一番欲别一凄然。

离亭落日马嘶渡,旧国西风人唤船。

湖海已空弹铗梦,山林犹有著书年。

蓬莱不隔青禽信,还折南枝寄老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