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其一)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隋侯恩未报,犹有夜珠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清朗的景色延伸千里,寒冷的光芒笼罩全年。
整日都有许多大雁飞过,整夜却少有人能安眠。
月光照亮江楼,使离别的人更加忧愁,在野外帐篷前更添哀愁。
隋侯珠的恩情还未报答,那明珠依然在夜晚闪耀圆润。

注释

清景:清朗的景色。
千里:千里之外。
寒光:寒冷的光芒。
尽:覆盖。
一年:全年。
竟天:整日。
雁过:大雁飞过。
通夕:整夜。
少人眠:少有人能入睡。
照别:照亮离别。
江楼:江边的楼阁。
添愁:增加忧愁。
野帐:野外的帐篷。
隋侯:古代的贵族隋侯。
恩未报:恩情未还。
夜珠圆:夜晚明珠依然圆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在高楼上赏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这两句写出了明净的秋夜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清澈的月光仿佛能穿越千里,而那冷冽的月光又似乎能照亮整个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这两句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孤寂。长空中有大雁飞过,整晚几乎无人入睡,或许是因为月光太美,让人难以成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他在高楼之上望着那边江水的流动,不禁增加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军营中,夜晚的月光也映照在简陋的床帐上,让人心生忧郁。

"隋侯恩未报,犹有夜珠圆。"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隋侯可能指的是隋朝的某位贵族或将领,他们的恩惠还没有得到回报,而那颗珍贵如夜空中明珠般的东西,依然完好无损。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现实中的不平与不公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月光、雁过、高楼和军帐等意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时空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6)

崔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崔元翰榜进士第三人。曾任工部尚书。唐宪宗元和六年(811)任礼部员外郎,终工部郎中。唐朝建中进士第,为西川节度使判官,终工部郎中。诗六首

  • 字:顺之
  • 籍贯:许州(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47-816

相关古诗词

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其二)

四时皆有月,一夜独当秋。

照耀初含露,裴回正满楼。

遥连雪山净,迥入锦江流。

愿以清光末,年年许从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宾阁玳筵开,通宵递玉杯。

尘随歌扇起,雪逐舞衣回。

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

令君敦宿好,更为一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清溪路中寄诸公

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

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旧居。

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

旧秩芸香在,空奁药气馀。

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

病柳伤摧折,残花惜扫除。

忆巢同倦鸟,避网甚跳鱼。

阮巷惭交绝,商嵓愧迹疏。

与君非宦侣,何日共樵渔。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