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咏史(其二十二)夫人城

见说韩门素识兵,故知西北势先倾。

未应有子如豚犬,何在夫人自筑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襄阳咏史(其二十二)夫人城》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见说韩门素识兵”,开篇即点出韩门家族在军事上的深厚底蕴,暗示了韩门家族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军事才能。接着,“故知西北势先倾”一句,通过“故知”二字,引出了韩门家族在西北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预示着某种历史转折或战局变化即将到来。

“未应有子如豚犬”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韩门家族的后代比作豚犬,表达了对韩门家族后继无人、无法延续家族辉煌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韩门家族在军事上的衰落的感慨。

最后一句“何在夫人自筑城”,则转向对女性角色的关注,提出疑问:“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夫人又在哪里,独自一人筑起了一座城呢?”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中所提到的“夫人城”的来历,更蕴含了对这位不为人知的女性英雄的赞美和敬佩。她独自筑城的行为,象征着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对传统男性英雄形象的一种补充和扩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变迁,还颂扬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付出、不为名利所动的英雄人物,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襄阳咏史(其二十三)诫虎碑

未除不必烦周处,欲刺何须待卞庄。

入市如羊听命去,至今无害到襄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襄阳咏史(其二十四)杜甫故里

不知故隐几时离,天宝年閒处处诗。

过客不须寻世谱,万山山下看沈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襄阳咏史(其二十五)尹氏一门四阙

萱堂犹是忘忧地,乌屋相传反哺恩。

一段家风谁出自,千年鼻祖守关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襄阳咏史(其二十六)武安君庙

归去咸阳是老头,如何此地肯重游。

分明祀典无交涉,只合英灵在杜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