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宛丘斗门

樯乌映高柳,晚泊近晴川。

野日离烟树,风霜断夕天。

牛羊知别堑,灯火认邻船。

独客归何晚,平芜远更连。

孤城飞鸟外,春水片帆前。

萧瑟孤征恨,更深独未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樯乌在高高的柳树间映照,傍晚时分船停靠在晴朗的河边。
野外的太阳穿过袅袅炊烟,傍晚的天空被风霜划破。
牛羊知道界限,灯火照亮了相邻船只的轮廓。
孤独的旅人何时才能回家,眼前是一片连绵的草地。
孤城之外只有飞鸟,春水之上一叶小舟在前行。
萧瑟的景象让孤独的行程充满哀愁,深夜里我独自难以入眠。

注释

樯乌:船上的桅杆和黑色的乌鸦。
晴川:晴朗的河流。
野日:野外的太阳。
烟树:炊烟缭绕的树木。
别堑:分界沟。
邻船:附近的船只。
独客:孤独的旅人。
平芜:平坦的草地。
孤城:孤立的城市。
片帆:一片帆影。
孤征:孤独的旅程。
更深:深夜。
独未眠:独自无法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情和行旅中的孤独感受。开篇“樯乌映高柳,晚泊近晴川”两句,通过对晚霞映照在高柳之下的景象,以及晚上停泊于清澈河流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悠长的情境。

接下来的“野日离烟树,风霜断夕天”则是描写自然界的变化,显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转换。这里的“野日”指的是田间的小路上的太阳,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渐行渐远,而“离烟树”则暗示了一种别离的情怀。晚风中的霜气切割了傍晚的天空,让人感受到秋末冬初的寒冷。

第三句“牛羊知别堑,灯火认邻船”,通过对牛羊辨识围栏和夜晚中灯火辨识邻近船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环境细节的观察。这里不仅是对景物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独客归何晚,平芜远更连”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孤独旅人的归去之问,以及他心中对于未知前途的关切。这里的“平芜”指的是平坦的野地,而“远更连”则是对长途旅行的无尽延伸。

“孤城飞鸟外,春水片帆前”一句,则转换了景象,通过对孤立小城之外飞翔的鸟儿和春日河流中飘动的小船帆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与自由的情怀。这里的“孤城”给人一种边陲冷清的感觉,而“春水片帆前”则是对新生和希望的象征。

最后,“萧瑟孤征恨,更深独未眠”表达了诗人的哀愁和更深层次的情感。这里的“萧瑟”形容秋夜的凉意,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凄清与寂寞。而“孤征恨”则是对旅途中所积累的情感之苦痛的表达。诗人在深夜里依然未能入眠,表现了他内心的不安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中的孤独、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于自然界变化中所激起的情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斜日二首(其二)

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

病悰抛酷暑,诗兴得高秋。

昼静尘埃少,宵凉河汉浮。

青伤桐叶腻,爽夺蕙兰柔。

晚岁寒将届,群芳叶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病懒非高卧,疏迂却自由。

功名与世事,摆落醉乡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清明卧病有感二首(其二)

飘萍著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

处处鞦韆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

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

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

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清明卧病有感二首(其一)

支离卧病逢佳节,漂泊西游寄洛城。

重帽畏风惟益睡,青筇扶步不禁行。

红飘残萼知风急,绿满新枝听鸟声。

不见贾生遗宅处,空传金谷旧园名。

悲歌身世惊将老,怅望古今空复情。

笑看家人竞时节,争持新火照清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题谯东魏武帝庙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