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卧病有感二首(其二)

飘萍著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

处处鞦韆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

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

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

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像浮萍随风而安便是家,我枕着枕头悠然欣赏世间万物。
男女老少在各处荡秋千,每年寒食节纷飞的柳絮和落花扰乱了视线。
常常亲自检查药囊,即使酒瓮积满灰尘也令人感叹。
还未老去就希望能像吴市的老人一样,因种植邵平瓜而摆脱贫困。
遥望南方的云烟,群山连绵,东边的水边树木映照着斜阳,那是前行的道路。
人生的行止似乎早有定数,不必过于辛劳去询问生活的艰难。

注释

飘萍: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伏枕:枕着枕头,形容悠闲。
鞦韆:秋千。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药囊:装药的袋子。
吴市卒:指隐居的老人。
邵平瓜:指隐居种瓜以自给的故事。
云烟:形容远方的景色。
生涯:生活,生计。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诗篇。开头两句“飘萍著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描绘了一种随遇而安、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飘萍"比喻游离不定的生活,而"伏枕"则是闲适之情。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处处鞦韆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却展示了社会上的喧闹和人生的无常,"鞦韆"指的是儿童的玩耍场景,而"寒食"则是寒冷的食物,暗示生活的艰辛。

中间两句“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反映了诗人因病卧床而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药囊"和"酒瓮"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但在这里却成为诗人疾病的见证。

下面的两句“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自我安慰。"吴市"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邵平瓜"则是一种生活上的小确幸。

最后四句“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思考生命和命运,"云烟"、"群山"、"水树"都是自然美景,而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行止选择的肯定,以及对生命本身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老病死时的超脱与豁达。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清明卧病有感二首(其一)

支离卧病逢佳节,漂泊西游寄洛城。

重帽畏风惟益睡,青筇扶步不禁行。

红飘残萼知风急,绿满新枝听鸟声。

不见贾生遗宅处,空传金谷旧园名。

悲歌身世惊将老,怅望古今空复情。

笑看家人竞时节,争持新火照清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题谯东魏武帝庙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一百五歌

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

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

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

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

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形式: 古风

一亩

一亩秋蔬半成实,灶突无烟已三日。

良人佣车毙车下,老妇抱子啼空室。

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

我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汍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