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

少年乡誉叹才淹,六十犹随贡士函。

握手亲朋惊白发,还家闾里看青衫。

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

试问尘埃勤斗禄,何如琴酒老云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翻译

年轻的乡人赞叹他的才华出众,六十岁了还在贡士的名单中。
与亲朋好友相见,他们惊讶于他已满头白发,回到家乡,邻里都关注他的青衫依旧。
阁楼连接着青山,坐落在衡山之巅,家门紧靠寒冷的江边,看着楚地的船只落下帆影。
试问在这世俗中辛苦追求功名利禄,怎比得上在云岩隐居,弹琴饮酒的自在生活。

注释

少年:年轻人。
乡誉:乡人的赞誉。
才淹:才华出众。
贡士:古代科举考试合格者。
函:名单。
握手:相见时的问候。
白发:指年纪大。
青衫:古时学子的服装。
衡阜:衡山。
门枕:家门面对。
楚帆:楚地的船只。
尘埃:世俗,尘世。
斗禄:追求功名利禄。
琴酒:弹琴饮酒。
老云岩:隐居在云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郑革的场景。"少年乡誉叹才淹",表达了郑革年轻时才华横溢,深受乡里赞誉。"六十犹随贡士函",则写他虽已年至六十,但仍以贡士身份荣归故里,显示出其学识与成就。

"握手亲朋惊白发",通过亲友惊讶的目光,描绘出郑革岁月匆匆,容颜已老的形象。"还家闾里看青衫",青衫代表低级官职,暗示郑革此行并非高官显贵,而是衣锦还乡,平实而感人。

"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这两句描绘了郑革家乡的山水风貌,空翠的山峦与江水相映,帆影渐远,寓含着离别的淡淡哀愁。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试问尘埃勤斗禄,何如琴酒老云岩",意思是询问在世俗功名中辛苦追求俸禄,是否比得上在自然山水间以琴酒自乐的生活。这既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反思,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欧阳修诗歌的深沉韵味。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送郓州李留后

北州遗颂蔼嘉声,东土还闻政有成。

组甲光寒围夜帐,綵旗风暖看春耕。

金钗坠鬓分行立,玉麈高谈四坐倾。

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馀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前巫山宰吴殿丞

俊域当年仰下风,天涯今日一樽同。

高文落笔妙天下,清论挥犀服坐中。

江上挂帆明月峡,云间谒帝紫微宫。

山城寂寞少嘉客,喜见琼枝慰病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威胜军张判官

北地不知春,惟看榆叶新。

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宾。

野燐惊行客,烽烟入远尘。

系书沙上雁,时寄日边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客回马上作

南浦空波绿,西陂夕照寒。

瑶华伤远道,芳草送归鞍。

翠敛遥山叠,氛收古泽宽。

衰容畏秋色,不及楚枫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