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可叹世人太执迷,随声逐色转倾危。
若能返理穷诸己,性定身安神自怡。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性的本质与修行的真谛。诗人李道纯以“可叹世人太执迷,随声逐色转倾危”开篇,直指世俗之人因盲目追求外在的声名与色彩而陷入危险的境地,暗含对浮躁社会风气的批判。接下来,“若能返理穷诸己,性定身安神自怡”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归本心,深入自我,通过内心的平静与定力,达到身心的和谐与精神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深刻的理解和对修行之道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返璞归真”、“内观自省”的核心思想。通过对比世俗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差异,强调了个人内心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不详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道在凡人日用中,显仁藏用发神功。
无余无欠时时在,争奈凡人眼自瞢。
天心体用妙玄机,舍妄从真便造微。
精义入神惟定一,功深力到达希夷。
得造玄微笃力行,堂堂大道坦然平。
纵横妙用中心定,危者安而微者明。
存诚至要先穷理,穷理神功在尽诚。
诚极理穷天大本,性天发露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