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张菊

去年出郭麦风秋,忆共儿童迓细侯。

烟雨一溪行色动,管弦千里颂声留。

断魂南浦横离恨,注目东山想旧游。

西槛露团春不管,抱丛寒蝶伴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去年秋天,我离开城郭时,还记得和孩子们一起迎接细侯的情景。
烟雨蒙蒙的小溪边,行人的神色被触动,千里的音乐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在南浦分离,心中充满离愁,遥望东山,怀念往昔的游历。
西边的栏杆上,露珠聚集成团,春天却毫不理会,只有寒蝶陪伴着我的清冷忧愁。

注释

郭:外城,城墙。
细侯:可能是人名,也指小侯爷,这里代指儿童。
南浦: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送别之地。
东山:泛指名胜或远方,可能有诗人旧游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去年出郭麦风秋,忆共儿童迓细侯"两句勾勒出一种淡淡的乡愁,麦收时节的风光带起了与童年伙伴共同嬉戏的情景。

"烟雨一溪行色动,管弦千里颂声留"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通过烟霭中的一条小溪和远方传来的琴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动与激赏。

在"断魂南浦横离恨,注目东山想旧游"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断魂"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深切的哀伤,而"南浦"和"东山"则是具体的地理标志,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特定的记忆所在。

最后,"西槛露团春不管,抱丛寒蝶伴清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的冷漠与孤独感受。"西槛"和"露团"都是自然景象的细节,而"抱丛寒蝶"则是内心情感的一种隐喻,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感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去国

马剑何妨壮,琴书半不轻。

心通平野阔,眼接众山明。

老大空行李,疏慵岂利名。

夏侯知苦学,殊未劝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去国

年来去国故迟迟,坂上长鸣老益悲。

不作居山惭捷径,彊须了事学痴儿。

风霜冷面何能笑,藜藿空肠未厌饥。

里巷定无杨得意,朝廷合有郑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去国呈蔡元度

去国黄流急,搔头白发新。

牛衣还卒岁,狗监定何人。

奏傔宁妨跛,为郎正碍贫。

鄙文无恙否,酱瓿盍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对月

柳梢地面绝微风,一片寒光万里同。

冰骨直疑潜里换,尘心都觉坐来空。

蚌胎有露珠成颗,蟾窟无云玉作宫。

莫怪幽人吟到晓,不知清兴自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