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无论高贵还是卑贱,出门在外都有各自的目标。
唯有我没有世俗之事牵挂,得以享受这隐居的生活。
细雨在夜晚悄然降临,不知不觉中春草已悄然生长。
青山在晨光中醒来,鸟雀围绕着屋舍欢快鸣叫。
时而与道士偶然相遇,有时跟随樵夫一同行走。
我本就安于命运的不顺,又有谁能说我轻视世间的荣华呢?

注释

贵贱:指社会地位的高低。
虽:虽然。
异等:不同等级。
有营:有追求,有营谋。
独无:唯独没有。
外物:指世俗的事物。
幽居:隐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微雨:小雨。
过:降临。
春草:春天的草。
忽已:忽然已经。
曙:天亮,拂晓。
鸟雀:小鸟。
绕舍:围绕房屋。
鸣:鸣叫。
道人:指道士,修行的人。
偶:偶然相遇。
樵者:砍柴的人。
行:行走。
自当:自己应当。
安:安于,满足于。
蹇劣:命运不好,处境艰难。
薄世荣:看淡世间的荣华富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两句,表明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每个人出门在外都有各自的忙碌和追求。而诗人自己却“独无外物牵”,没有被世俗之事所牵绊,因此能够选择“幽居情”,享受宁静的隐逸生活。

中间两句“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写的是自然景象,微细的春雨在夜幕降临,大地回复了生机,而诗人却未曾察觉,这些都是他不为外界所扰的原因。接着是“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山色渐明,显示了一天即将破晓的景象,同时伴随着的是鸟儿在家周围啼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歌后半部分“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表达了诗人与世俗保持距离,与道人偶尔相遇,或是跟着樵夫一起漫步山林。最后,“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和满足,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最为安适,不受外界的诱惑和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他对于红尘俗世的一种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春中忆元二

雨歇万井春,柔条已含绿。

徘徊洛阳陌,惆怅杜陵曲。

游丝正高下,啼鸟还断续。

有酒今不同,思君莹如玉。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嵚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罥挂,偪侧殆覆颠。

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

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

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

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廛。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

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中孚南馆

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

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

稍爱清觞满,仰叹高文丽。

欲去返郊扉,端为一欢滞。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春游南亭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