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其三)

种禾满东坡,薿薿尺许长。

初苦夏日暴,今为秋雨伤。

耘耔不能施,丛杂众草荒。

农夫荷锄归,无语空徊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在东坡种植稻谷,稻苗茁壮,高约一尺。
起初因夏日酷热而辛苦,如今又遭受秋雨摧残。
无法继续除草施肥,杂草丛生,田地荒芜。
农夫扛着锄头回家,默默无言,内心充满彷徨。

注释

种禾:种植稻谷。
满东坡:在东坡遍布。
薿薿:形容稻苗茂盛。
尺许长:大约一尺高。
初苦:起初苦于。
夏日暴:夏日酷热。
今为:如今变成。
秋雨伤:被秋雨损害。
耘耔:除草施肥。
不能施:无法进行。
丛杂:杂乱。
众草荒:杂草丛生,田地荒芜。
农夫:农民。
荷锄归:扛着锄头回家。
无语:沉默不语。
空徊徨:无所事事,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收成前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农民对于天气变化的无奈和辛酸。诗中的“种禾满东坡,薿薿尺许长”表明农作物已经成熟,但随之而来的不是收获的喜悦,而是接连不断的灾害。夏日暴晒初时让人苦恼,现在秋雨的到来又加剧了损失。

“耘耔不能施,丛杂众草荒”则进一步描绘了农作物受损后的混乱场面,以及未能及时耕犁的无奈。这些细节都透露着诗人对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所造成影响的深刻理解。

“农夫荷锄归,无语空徊徨”则是对农民收工后内心世界的一种刻画,他们手持农具,默默回家,没有言语,只有无尽的徘徊和迷茫。这不仅是对个体农民情感的描写,也映射出整个农业社会在面临自然灾害时的沉重压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入人心的观察视角,以及对农民生活命运的深刻同情。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承天院候客

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

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

出城寒寺静,苍松带馀雪。

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

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

曈眬晓日升,逶迤旆成列。

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

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

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

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

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

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

形式: 古风

出城

今日何日我心伤,出门下马走东冈。

东冈路高人迹断,独立矫首望八荒。

长空澹澹地莽莽,停云黯淡山凄苍。

回薄浩劫何渺茫,冥默销沉寂无光。

矜雄挟诈争强梁,百年在世如风狂。

变化俯仰旋销亡,一丘已有万骨僵。

旧骨未朽新骨藏,丘垄累累争相望。

万事意欲一槩量,赍志愤死世更长。

九月穷秋天欲霜,悲风烈烈吹我裳。

哀鸿求群鸣且翔,原野具腓草木黄。

百川东驰但汤汤,安得曦车挂扶桑。

高持北斗?酒浆,美人对坐举瑶觞,与我笑歌忧弭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平阳民杜裕民因买薪得紫石于薪中石有黝理自然成观音像相好端具观察

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

应物乃现形,遗影留兹石。

若以色见我,洋海尘三尺。

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

形式: 古风

正月五日游曲江

今日意何适,出游曲江湄。

野晴天澄穆,风柔物閒熙。

浅岸冰已尽,长原麦含滋。

跃鳞向日光,浴羽侵水嬉。

悠悠南山云,浮空久不移。

斓斑垄东雉,鸣呼声喔咿。

春序兹方交,春物已若斯。

眷予同来者,酌酒衣淋漓。

莫学少陵翁,泪点吞声垂。

且效陶渊明,为题斜川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