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

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抬眼望去处处都像故乡一般,思乡之心油然而生却向谁诉说。
清晨白云湿润着寒山寺,夜晚红叶飘落在明月映照的村庄。
太湖上的风帆归向橘子洲畔,钱塘江的水域直抵城市边缘。
羡慕高僧了悟一切不受束缚,竹林小径长满青苔掩映着竹门。

注释

举目:抬眼望去。
故园:故乡。
乡心:思乡之心。
自动:油然而生。
向谁言:向谁诉说。
白云:天空中的白云。
晓湿:清晨湿润。
寒山寺:地名,此处泛指清冷的寺庙。
红叶:红色的树叶,此处特指秋叶。
夜飞:夜晚飘落。
明月村:明月照耀下的村庄,代表宁静美好的地方。
震泽:太湖的古称。
风帆:航行中的帆船。
归橘岸:归向橘子树所在的河岸,橘岸也象征温暖的家园。
钱塘: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
水府:水域,这里比喻广阔的水面。
抵城根:直达城市的边缘。
羡师:羡慕高僧。
了达:了悟、通达,指精神上的超脱。
无牵束: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竹径:竹林间的小路。
生苔:长满青苔。
掩竹门:遮蔽着竹制的门,象征隐居生活的清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乡愁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而这种情感是无处倾诉的。接下来的"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则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象,展示了秋季的意境和诗人的孤独。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色,可能是在返回某地或到达目的地时所见。这里的"震泽"和"钱塘水府"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特定地点,这些名称增添了一种地方特色,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情。

最后两句"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中,"羡师了达"可能是对某位高僧或隐士的仰慕,他们不受世俗拘囿,而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竹径生苔掩竹门"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自然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竹径"和"竹门"都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从乡愁到旅途中的观察,再到对自由生活状态的憧憬。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了田园诗意境和隐逸哲思的作品,它以柔和而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灞上寒仍在,柔条亦自新。

山河虽度腊,雨雪未知春。

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

衔杯益无语,与尔转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途中逢进士许巢

声望去已远,门人无不知。

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

妨寐夜吟苦,爱闲身达迟。

难求似君者,我去更逢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途中寄刘沆

登车误相远,谈笑亦何因。

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

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

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郭中山居

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

沈吟不寐先闻角,屈曲登高自有山。

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

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