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湖西畔三天竺,古木苍藤望欲迷。
遥忆道人禅榻夜,月高霜落听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西边三天竺寺的景象,古老的树木和缠绕的藤蔓构成了一幅深邃而迷人的画面。诗人遥想当年禅师在静谧的夜晚,独坐禅榻之上,月光洒落,霜气降临,耳边传来猿猴的啼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整首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僧人生活的向往之情。萨都剌的笔触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禅意诗风。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夕阳欲下行人少,落叶萧萧路不分。
脩竹万竿秋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道人已跨龙潭鹤,童子能煎雀舌茶。
一夜山中满林雪,客来无处觅梅花。
借骑白鹤访茅君,琪树秋声隔夜闻。
料得山中张道士,开门先扫鹤巢云。
大茅峰顶见日出,烟树云林宿雨收。
万里澄江净如练,却从天际识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