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女怨(其一)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形式: 词牌: 蕃女怨

翻译

雪白馨香的梨花,在万千枝头开遍。细细的春雨里,飞来一双春燕。只有扇面上无语的金雀,古筝上默默的金蝉,与梁上双燕相见。他远征雁门一去无消息,春燕也不忍这孤寂难堪,才飞来,又飞还。

注释

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杏花或梨花均可。
钿蝉筝:镶嵌着金蝉的筝。
钿,镶嵌,一作“细”。
金雀扇:绘有金雀的扇子。
画梁:彩绘的屋梁,此处指燕栖的地方。
雁门:即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古为戍守重地,这里泛指边塞。
消息:指远征夫君的音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并通过蕃女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人温庭筠以其擅长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蕃女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万枝香雪开已遍"这一句,通过春天万物盛开的景象,烘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背景,同时"香雪"一词不仅形容了花的美丽,也暗含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雪”在这里可能并非实指,而是对春光的美好以及蕃女心境的一种比喻。

"细雨双燕"则描绘出一幅和谐的画面,细雨中飞舞的燕子,不仅增加了景象的生动性,也为蕃女的心情增添了一抹温馨。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因为接下来的两句"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透露出蕃女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孤独感。

在这里,"钿蝉筝"和"金雀扇"都是华美而精致的物品,但它们并未带给蕃女欢愉,反而因为与画梁上的某种相见而增添了她的寂寞。这种相见可能是对丈夫的记忆,或是画中人的形象,这些都让蕃女感受到了更深的孤独。

最后两句"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表达了蕃女对于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失望。雁门指的是古代通过鸿雁传递书信的方式,而这里的"消息不归来"则意味着期待已久的信息迟迟未至,这种等待中的焦虑与不安,反映出蕃女内心的苦楚。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怨言,但蕃女的心境和情感变化却透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无遗。这首诗正体现了唐代 诗人温庭筠在抒情方面的卓越才能。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蕃女怨(其二)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形式: 词牌: 蕃女怨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捲平沙。

形式:

沿涧水声喧户外,卷帘山色入窗来。

自有晚风推楚浪,不劳春色染湘烟。

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门外白云何处雨,一条清涧绕溪流。

形式:

戏令狐相

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铃。

形式: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