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澄之器博饭浮玉

畴昔清都步武联,轩轩鹤骨称癯仙。

君横七弦可忘老,我得一丘端尽年。

白首终成裹饭去,青灯更作曲肱眠。

步虚声里云旗下,病眼心知有胜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昔日皇宫中漫步,仙风道骨的鹤姿翩翩。
你弹奏七弦琴,仿佛忘记了岁月的流转,我则满足于田园生活,度过余生。
直到白发苍苍,我也只能以粗茶淡饭度日,青灯下独眠,怀抱曲肱之乐。
在步虚声中,望着云旗飘扬,即使病弱,心中也深知此中有幸遇良缘。

注释

畴昔:昔日。
清都:古代对京都的美称。
步武:行走。
轩轩:形容姿态高雅。
鹤骨:比喻人清瘦如鹤。
癯仙:清瘦如仙的人。
横:弹奏。
七弦:古琴有七根弦。
忘老:忘记年龄或忧虑。
一丘:一亩田地,这里指简朴生活。
尽年:度过余生。
裹饭:粗茶淡饭。
青灯:油灯,常用来形容僧人生活。
曲肱:弯着胳膊睡觉,表示简朴的生活方式。
步虚声:道士修炼时的踏步声或诵经声。
云旗:道教中象征天神的旗帜。
病眼:形容身体不适。
胜缘:美好的际遇或缘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隐逸生活,抒发了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

"畴昔清都步武联,轩轩鹤骨称癯仙"两句,以古代仙人的形象来描绘隐逸之士的高洁与悠然自得。"畴昔"意指往昔,"清都"则是清净的地方,"步武联"可能暗示了对古人修炼成仙故事的怀念和向往。"轩轩鹤骨称癯仙"则将隐逸之士比喻为仙人,用以形容其不染尘俗、精神超脱。

"君横七弦可忘老,我得一丘端尽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愿意在自然中度过余生。"君横七弦"指友人擅长弹奏琴瑟,能以此忘却年龄之累;"我得一丘端尽年"则是诗人自述,希望能在一片土地上安度晚年。

"白首终成裹饭去,青灯更作曲肱眠"两句写出了隐逸生活的简单与平和。"白首"指的是头发变白,即到了老年,"终成裹饭去"则是即使到了老年,也愿意过着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青灯更作曲肱眠"形容了夜深人静时依旧在思考和学习,用以表达诗人的好学不倦。

"步虚声里云旗下,病眼心知有胜缘"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理解。"步虚声里"可能是指在自然的声音中漫步,"云旗下"则是比喻远方友人的高洁;"病眼心知有胜缘"表达了即使身体不适,但内心深知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朋友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有怀介然偶作因寄之

此生端与衲僧期,折脚茶铛能解颐。

君对幽人洗银毂,我书春事有毛锥。

唤醒饱睡真痴绝,惊倒群儿要语奇。

想为梅花从定出,横担拄杖傍疏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毛泽民曾公卷韵

毛侯曾子有新句,鸣籁素秋相与清。

我若邶鄘甘退舍,君如秦楚正连衡。

一尊鸿雁到时酒,万里江湖别后情。

鱼目骊珠固非敌,搴旗况已慑先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

悬榻有妙致,脱冠论古情。

羁愁一杯尽,好句万人惊。

谈麈初未厌,樯乌俄小征。

遥怜柁楼底,别夜月孤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林初心先辈(其二)

倦客无人问,逢人祗自嗟。

孤舟在江汉,老梦绕京华。

听雨閒扉掩,看云短帻斜。

固穷吾已定,莫向五侯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