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而又迫切的求援之情。十月时节,阴气重重,北风不息,环境的荒凉与严酷正如作者的心境一般。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与友人张十一共乘一舟于洞庭湖畔,这种亲密而又无奈的情形,更添几分忧伤。

雾雨交加,波涛汹涌,犬鸡之声不闻,是因为四周都被风雨所隔绝。粮食不足,以至于连最基本的谋生也无从着手。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如同山丘一样险峻和遥远。

清谈虽然可以暂时充饥,但在现实面前,它又显得多么苍白。梦想与现实之间,也是无法触及的。男女老幼都在一旁喧哗,饥饿之声此起彼伏,却只能发出无奈的啼啾声。

作者并非怀念北方归去的兴致,只是在这种困境中感到无比的愁绪。这时,只希望有白日从云端露面,将寒光洒落,暂且开启阴霾。若能如此,他便无所求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在困境中坚持希望、寻找出路的情怀。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将个人的悲哀与大自然的萧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猛虎行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形式: 乐府曲辞

秋怀诗十一首(其一)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二)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形式: 古风

秋怀诗十一首(其三)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

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

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形式: 古风 押[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