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意篇呈表臣

人言厨传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苟不修,未免众吠睨。

饱尚谤所兴,饥必愠不细。

损之礼渐隳,存之礼未替。

心莫忽贱微,意莫徇贵势。

我将取是然,敢以为君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人们常说厨师的地位繁杂,这是长久以来郡里的惯例。
如果有一天不讲究,难免会引来众人指责和轻视。
即使吃饱了还会遭受诽谤,饥饿时更是易怒难耐。
礼节的维护渐渐衰退,但保存礼仪的观念并未消失。
内心不要忽视卑微之人,行事也不要迎合权贵。
我将遵循这个道理,斗胆以此为君主考虑。

注释

厨传:指厨师的地位或传统。
郡久例:长期沿袭的郡里风俗。
修:讲究,修养。
吠睨:责备、轻视的目光。
谤所兴:因诽谤而产生的事端。
愠不细:怒气难以细说,形容怒火很大。
损之礼:衰落的礼节。
存之礼:保存下来的礼仪。
贱微:地位低微的人。
贵势:权贵势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非意篇呈表臣》,主要探讨了官场中对待饮食的礼仪问题。诗中指出,尽管厨房事务看似繁琐,实则是地方官员长久以来的传统。如果有一天疏于打理,就可能引起他人的非议和指责,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都可能成为他人批评的理由。诗人强调,礼仪虽然在逐渐淡化,但尊重和体恤下属的美德不应废弃。他提醒表臣,无论面对地位高低的人,都应保持谦逊和公正,他以此为原则,并希望表臣也能深思。

整首诗以厨房琐事为切入点,揭示了官场中的微妙人际关系,以及对公正和人情的考量,体现了梅尧臣的道德关怀和对官员品行的期望。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鸣琴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鸣雉词

雄雉鸣桑林,雌雉雊麦陇。

结爱诚有宜,别啄义亦竦。

哺雏深莽中,摧颓锦翅拥。

辛勤何尔为,应自念遗种。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促织

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织女夜中起,明河檐外横。

一丝不入杼,疏密工未精。

岂知天孙巧,衣脱六铢轻。

人间唯贵重,暗虫休催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俨上人粹隐堂

十年不出户,世事皆刬锄。

时无车马游,焚香坐读书。

有堂曰粹隐,惟见安且舒。

心远迹非远,岁月速轮舆。

寓目暂为实,过者即为虚。

譬若开是室,终日于此居。

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

明朝却视今,复与前何如。

聊悟此中乐,犹观濠上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