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日过骊山

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

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寒冷的阳光下渭水泛起淡淡哀愁,
翠绿的宫殿树木承受不住秋天的凋零。

注释

冷日:寒冷的阳光。
微烟:淡淡的雾气。
渭水:渭河。
愁:哀愁。
翠华宫树:翠绿的宫殿树木。
不胜秋:承受不住秋天的摧残。
霓裳:华丽的霓裳羽衣曲。
一曲:一首曲子。
千门:宫廷的重重门户。
锁:紧闭。
白尽:使……变白。
梨园弟子:宫廷乐师。
头:指代他们的头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索凄凉的秋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往昔繁华的宫殿及其文化的怀念。

"冷日微烟渭水愁"一句,以冷清的日光、微薄的烟雾及静谧的河流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渭水常用来形容河流的宁静与悠长,这里则增添了几分秋意。

"翠华宫树不胜秋"中,翠华宫指的是深绿色的宫殿或皇家园林中的美丽景致,但即使是如此壮丽的宫树,也承受不了秋天凋零的命运,不胜秋意味着连这些宫树也无法抵抗时间的摧残与自然界的更迭。

"霓裳一曲千门锁"则是说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穿上霓裳(一种华丽的衣物),独自一人弹奏着悲凉的曲子,而这首曲子仿佛能够锁住千家万户的心扉,让人听之而忘却尘世间的喧嚣与烦恼。

"白尽梨园弟子头"中,梨园原本是唐代设立的教习音乐的地方,梨园弟子则是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艺人。这里“白”字用得极为精妙,它既可以指时间的久远(白发),也可理解为颜色上的洁白(头发皆白)。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时光中,梨园弟子们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凄凉落寞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个人心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别牛郎中门馆

整襟收泪别朱门,自料难酬顾念恩。

招得片魂骑匹马,西风斜日入秋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别李谱

尊前路映暮尘红,池上琴横醉席风。

今日别君如别鹤,声容长在楚弦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听蝉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吴门梦故山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