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才亭际木兰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

存思心更感,绕看步还迟。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

裴回不忍去,应与醉相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昔日目睹它被初次栽下的时刻,如今正逢它长成参天大树之时。
心中充满思绪感受更深,环绕观看步伐也因此变得缓慢。
蝴蝶在风中摇动着花蕊翩翩起舞,黄莺在挂满露珠的枝头啼鸣。
我徘徊于此不愿离去,此处景致似乎最适合微醺的状态。

注释

昔:过去,从前。
见:看见,见证。
初栽:第一次种植。
日:时候,时间。
今:现在。
逢:遇到,碰上。
成树:长成大树。
存思:沉思,深思。
心:内心,心情。
更:更加。
感:感慨,感动。
绕看:环绕观看。
步还迟:步伐变慢,不愿意快走。
蝶舞:蝴蝶飞舞。
摇风蕊:在风中摇曳的花蕊。
莺啼:黄莺啼叫。
含露枝:挂满露水的树枝。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不愿离开。
不忍去:不舍得离开。
应与:应该适合。
醉相宜:与微醺的状态非常相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处风景的变化和感受,从昔日初见到今日成熟,再现出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造诣。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 二句,从时间的流转中描绘了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成长过程的观察与感慨。"存思心更感,绕看步还迟" 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此停留不忍离去的情怀,情感上的一种沉醉。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 这两句,以蝴蝶与黄莺之舞鸣为喻,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让人仿佛能听到蝴蝶在花间起舞的声音,以及鸟儿清脆的歌声。

最后两句 "裴回不忍去,应与醉相宜" 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致的留恋之情,以及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醉其中,不愿离开的意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学追求。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

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剡县陈明府登县楼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

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

綵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夜听步虚

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

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

多年远尘意,此地欲铺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其一)

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

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

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