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临去转秋波。蹙损眉蛾。屏风六曲软烟罗。

便是回头人已远,好在情多。夜半复经过。

意态阿那。笑看白发醉颜酡。

说与梅花同不睡,睡又如何?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袁克文的作品《浪淘沙》。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融合了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临去转秋波”一句以动作开篇,描绘出人物在离别之际不忍心抬头望向那逐渐涌动的秋水。这里的“秋波”既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心中的忧伤与波动。

接下来的“蹙损眉蛾”则更进一步描绘出人物在离别中所承受的心灵创痛。这里的“眉蛾”代指眉头紧锁,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苦楚和不舍。

第三句“屏风六曲软烟罗”,通过对室内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隔绝的氛围。这里的“屏风”、“六曲”、“软烟罗”都暗示了一个安逸但又可能是孤独和寂寞的空间。

而在“便是回头人已远,好在情多”的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留,但心中仍旧怀念的情感。这不仅是对往昔的一种眷恋,也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即使知道回头已是徒劳,但那份情感依然难以割舍。

“夜半复经过。意态阿那。”这两句通过设定一个深夜的场景,强化了诗中那种孤独和回忆的情绪。“意态”一词则更添了一层迷离与不易捉摸,这里所表达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

最后,“笑看白发醉颜酡。说与梅花同不睡,睡又如何?”两句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超然和自嘲。诗人在这里通过“笑看”这一动作,表达了一种对于自己年华老去、美好时光已逝的豁达态度。而“说与梅花同不睡”则是在夜深人静之际,与自然界对话,以此来慰藉孤独的心灵。这里的“如何”一问,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时间流逝以及自己的处境的一种无奈和困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环境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时光和个人情感的深切理解。它不仅是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是对于生命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04)

袁克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商山春夏旱,旱雷不降雨。

及秋又霖霪,雷声时一举。南山复北山,?磕若贙虎。

君子容必变,所以敬天怒。

无乃丰隆鬼,恣意挝雷鼓。

此怒既非天,敬之亦奚取。

形式: 古风

弊帷诗

谪宦那堪叹弊帷,承明寓直数年骑。

满阶红药曾嘶处,六里青山忽毙时。

骏骨欲埋金价直,的颅犹爱雪离披。

贰车谩道貂冠贵,从此徒行奉一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形式: 古风

樱桃

凤实落嶙峋,蟠根出俗尘。

子多将尽夏,花晚不争春。

上苑空枝后,荒岩满树新。

鸟含红映嘴,猿饱渍流唇。

溪寺初供佛,山斋已待宾。

升筵参李柰,入市附樵薪。

叶衬青舒槲,龙擎绿透筠。

泻盘能宛转,就酒益甘辛。

致养侔怀橘,投诚等献芹。

齿酸虽欲动,喉渴尚宜频。

溉水应无主,驱禽免废人。

栽培伤物性,髡接失天真。

自笑羹梅忝,谁知社栗神。

用堪登俎豆,生合委荆榛。

差小同谦退,饶先似屈伸。

叔孙如荐庙,朴野味弥纯。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