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

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烱然。

长嗟灵运不知道,强剪美须插两颧。

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

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

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钵钱。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粟如来的形象瘦削如腊,座上文殊菩萨秋月般圆满。
佛法精深,双方观点可以共存,但言语已无法传达彼此的深意。
超凡入圣的人修养内心,忽视了身体,瘦并不算病,胖也不算美。
谁能喜好佛法,塑造出这样的形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筋脉可见。
他独自坐在那里,心灵已寂灭,身形像生病的鹤,肩膀耸立。
骨骼零散,身体松弛,双目却依然炯炯有神。
深深感叹,灵运未能理解这层道理,强行修剪美须插在脸颊。
那人看待自身如同枯木,失去右臂对他并无妨碍。
更何况塑画只是身外之事,怎能因此剥夺你的生活。
真人的意愿世人难以理解,偶尔会有游方僧人施舍些钱财。

注释

金粟:比喻佛像的金色。
腊:腊月,形容瘦削。
文殊:佛教菩萨,智慧象征。
法门:佛法的门径。
至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
游僧:云游四方的僧人。
施钵:乞食的僧人手持的饭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描绘的是杨惠之所塑维摩诘菩萨像的风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佛像的形态,如“金粟如来瘦如腊”,形象地描绘出维摩像的清瘦,犹如腊月里的佛陀。接下来,他通过“法门论极两相可”暗示佛法深奥,言传身教难以尽述。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修养,“至人养心遗四体”,即使身体瘦削,也非病态,而是精神境界的体现。对塑像者杨惠之的技艺,他以“鲐皮束骨筋扶咽”形容其精妙,形象生动。维摩像虽静坐如病鹤,眼神却炯炯有神,显示出超凡的定力。

诗人借维摩像批评了刘禹锡(灵运)过于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内在修行,如“长嗟灵运不知道,强剪美须插两颧”。他指出,真正的修行者如维摩,视自身如枯木,连割去右臂都不以为意,更不必在乎世俗的审美标准。

最后,诗人感慨杨惠之的塑像意图被世人误解,只有游方僧人才能理解并施舍钱财,表达了对这位艺术家孤独坚守的敬意。整首诗通过对维摩像的描绘,寓含了对佛教修行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子瞻开汤村运盐河雨中督役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

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

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

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

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

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汍澜。

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

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

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

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官高利厚多忧患。

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帘箔为衣人莫识。

两人操行虽不同,辛苦经营实如一。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听之有声百无忧。

笙竽窈眇度溪谷,琴筑凄咽穿林丘。

高人处世心淡泊,众声过耳皆为乐。

退食委蛇石上眠,幽音断续床前作。

正如古人乐易多欢娱,积土为鼓块为桴。

但能复作太古意,君家水乐真有馀。

形式: 古风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

荻园斫尽有枯蘖,束茅吹火初如灯。

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腾腾。

黄狐惊顾啸俦侣,飞鸟先起如苍蝇。

须臾立旆布行伍,有似修蟒横冈陵。

苍鹰猛兽出前后,缺处已挂黄麻罾。

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

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

投身误喜脱灰烬,闯首旋已遭侵凌。

何人上马气吞虎,狐帽压耳皮蒙膺。

开弓徐射叠双兔,拥马欢叫惊未曾。

举鞭一麾百夫进,击鼓再发箭举掤。

去如飞虻中如电,获若雨兽膏流渑。

肉分麾下饱壮士,皮与公子留缣缯。

纵横分裂惠村坞,尚有磊落载后乘。

吾兄善射久无敌,是日敛手称不能。

凭鞍纵马聊自适,酒后醉语谁能应。

健儿击搏信可乐,主将雄猛今谁胜。

胸中森列万貔虎,嗟世但以文儒称。

安得强弓傅长箭,使射蔽日垂天鹏。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其一)

千叶团团一尺馀,扬州绝品旧应无。

赏传莒国迁钟虡,移忆胡僧置钵盂。

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浮屠。

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