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六)

日用别无事,维持一己诚。

静中调气息,动则顺人情。

晦德同其俗,含华不显明。

真闲真乐处,常静与常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自得(其六)》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身养性、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与真乐的生活哲学。

首句“日用别无事,维持一己诚”,开篇点题,强调日常生活中无需过多烦忧,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真诚与纯净。接着,“静中调气息,动则顺人情”两句,阐述了在静谧中调整自己的呼吸与心态,行动时则要顺应人情世故,体现了内外兼修的生活智慧。

“晦德同其俗,含华不显明”描绘了一种低调而内敛的生活态度,即使拥有美德或才华,也不张扬外露,与世俗和谐共处。最后,“真闲真乐处,常静与常清”总结全诗,指出真正的闲适与快乐来源于内心的宁静与清明,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修养、生活态度与内心世界的关联,鼓励读者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真乐,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和生活指导意义。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自得(其七)

静抱无名朴,尘情了不侵。

汞铅镕作粉,瓦砾变成金。

觌见羲黄面,参同释老心。

顿空超实际,无古亦无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题相

黄面肌瘦子,看来有甚奇。

分明乔眼孔,刚道绝闻知。

勘破三千法,参同十七师。

低头叉手处,泄尽那些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镜中灯(其一)

宝镜本无相,传灯发慧光。

真如元莹净,法体本莹煌。

金鼎烧真火,华池浴太阳。

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镜中灯(其二)

静室闲心镜,虚堂剔慧灯。

外头明皎皎,里面晃腾腾。

黍米光中现,银蟾水底澄。

悬胎金鼎内,一粒大丹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