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灯(其一)

宝镜本无相,传灯发慧光。

真如元莹净,法体本莹煌。

金鼎烧真火,华池浴太阳。

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镜中灯”为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佛学中的智慧与真理。首句“宝镜本无相”,以宝镜比喻心灵,指出心灵本无固定形态,如同镜子般空灵。接着“传灯发慧光”,灯象征智慧之光,传递着知识与真理的力量。诗人进一步阐述,真如(佛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的本质)如同镜子般清澈明亮,法体(佛法的实体或实践)则如同燃烧的真火与沐浴在太阳下的华池,皆是充满光明与活力的存在。

“金鼎烧真火,华池浴太阳”两句,运用了金鼎与华池的意象,分别代表佛法的实践与修行环境,强调了通过真实的修行与实践,能够获得内心的光明与温暖。最后,“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点明了真正的意旨并不远离内在的中心,即内心的平静与真理的源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镜与灯的隐喻,表达了对内心世界与真理追求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在的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真实修行达到心灵光明的过程。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镜中灯(其二)

静室闲心镜,虚堂剔慧灯。

外头明皎皎,里面晃腾腾。

黍米光中现,银蟾水底澄。

悬胎金鼎内,一粒大丹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咏藕(其一)

一种灵苗异,其他迥不同。

法身元洁白,真性本玲珑。

外象头头曲,中间窍窍通。

淤泥淹不得,发露满池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咏藕(其二)

我本清虚种,玲珑贯古今。

为厌名利冗,且隐淤泥深。

每有济人意,常怀克己心。

几多捞漉者,那个是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卓庵(其一)

择尽虚无地,因缘在玉京。

筑基须稳稳,立鼎要平平。

直竖须弥柱,恒安太极楹。

青天为盖覆,庵主乐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