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相

黄面肌瘦子,看来有甚奇。

分明乔眼孔,刚道绝闻知。

勘破三千法,参同十七师。

低头叉手处,泄尽那些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而深邃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智慧与理解的边界。诗人以“黄面肌瘦子”作为自我形象的象征,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状态。通过“看来有甚奇”这一句,诗人似乎在质疑常规的观察方式,强调了对事物深层意义的探索。

“分明乔眼孔,刚道绝闻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对事物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的不同理解态度。乔眼孔可能是指刻意地观察或解读,而“绝闻知”则表达了对某些无法言说或超越常规理解的事物的领悟。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传统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勘破三千法,参同十七师”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各种学说、法门的深入研究与融合,试图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三千法可能指的是众多的哲学、宗教、科学理论,而“参同十七师”则暗示了诗人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并从中寻找共通之处。

最后,“低头叉手处,泄尽那些儿”这一句,以动作描写结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在谦逊的姿态中,诗人似乎释放了对世界深层次的理解。这里的“泄尽那些儿”,可以理解为将内心的智慧、领悟或是对生命的深刻体悟,以一种平静而内敛的方式展现出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智慧的独到见解,以及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谦逊与执着。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一次对人类共同智慧的呼唤。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镜中灯(其一)

宝镜本无相,传灯发慧光。

真如元莹净,法体本莹煌。

金鼎烧真火,华池浴太阳。

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镜中灯(其二)

静室闲心镜,虚堂剔慧灯。

外头明皎皎,里面晃腾腾。

黍米光中现,银蟾水底澄。

悬胎金鼎内,一粒大丹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咏藕(其一)

一种灵苗异,其他迥不同。

法身元洁白,真性本玲珑。

外象头头曲,中间窍窍通。

淤泥淹不得,发露满池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咏藕(其二)

我本清虚种,玲珑贯古今。

为厌名利冗,且隐淤泥深。

每有济人意,常怀克己心。

几多捞漉者,那个是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