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

居庸关,何险巇,天地造设非人为。

连峰叠嶂青不断,限隔胡虏严京师。

巨灵运斤如霹雳,鼓断山腰百馀尺。

六丁辇石投尾闾,两京关门从此辟。

大明普照华夷同,因天设险施人功。

四山雉堞绕云雾,半空楼阁摇玲珑。

重门击柝待暴客,凿石为枢铁为国。

戎车不得方轨行,一卒当关万夫敌。

羌胡得路争求归,马驰络绎无休时。

不论汉世谢西域,绝似成周通九夷。

吾皇修德不在险,直环四海为天堑。

山后诸州尽版图,汉南千里俱耕敛。

雕题拳发奉外藩,九服面内王畿尊。

居庸乃是畿甸之北门,畴昔之险奚足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居庸关》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通过对居庸关险峻地势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京城屏障的重要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将居庸关的雄伟与战略价值生动展现出来。

开篇“居庸关,何险巇”,直接点出居庸关的地势险要,引人入胜。接着“天地造设非人为”一句,赞美了自然赋予的险峻地形,强调其天然而非人工雕琢。连峰叠嶂、青峰不断、限制胡虏、保护京师,这些描绘突出了居庸关在国防上的重要性。

“巨灵运斤如霹雳,鼓断山腰百馀尺”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巨灵”形象,夸张地表现了开山辟路的壮举,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接下来“六丁辇石投尾闾,两京关门从此辟”则进一步描述了居庸关的开建过程,强调了其对国家统一和安全的重要性。

“大明普照华夷同,因天设险施人功”两句,既赞美了明朝的统一政策,也肯定了人类在自然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努力。四山雉堞、半空楼阁的描绘,展现了居庸关的军事防御设施,以及其在视觉上的壮观景象。

“重门击柝待暴客,凿石为枢铁为国”强调了居庸关作为边防重镇的警戒作用,以及其坚固的防御体系。最后,“戎车不得方轨行,一卒当关万夫敌”通过对比,突出了居庸关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即使是一名士兵也能抵挡千军万马。

“羌胡得路争求归,马驰络绎无休时”描绘了居庸关在维护边疆稳定方面的作用,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有频繁的往来。通过“不论汉世谢西域,绝似成周通九夷”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居庸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吾皇修德不在险,直环四海为天堑”强调了皇帝的道德修养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依赖地理险要。最后,“山后诸州尽版图,汉南千里俱耕敛”、“雕题拳发奉外藩,九服面内王畿尊”则展示了居庸关在巩固国家版图、促进边疆发展方面的贡献。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和军事意义,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政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全的重视。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胡诗

永乐壬寅秋七月,大选车徒将校猎。

俄报边城得虏谍,遂蹂其巢捣其胁。

百万貔貅心力协,雷霆震惊电火烨。

擒胡山高平步蹑,饮马河深投箠涉。

势若风长卷枯叶,东突西奔不相摄。

巨酋面缚首蒙氎,男女为俘泪流颊。

振旅班师归献捷,凯歌四起声相接。

旌旗连云笳鼓叠,万马长鸣鼓其鬣。

风入霜蹄轻踥蹀,漠南之山势巀嶪。

回首胡天云帖帖,秋霜既严春雨浃。

阴惨阳舒慎调燮,九州四海皆臣妾,万岁千秋隆帝业。

形式: 古风

烟雨万竿图

剑城老人年八十,间酌剑池研墨汁。

秋风悠忽起毫端,龙翔凤舞湘灵泣。

昔曾许我烟雨万竿图,一竿未作俄云殂。

荒烟几见暗宿草,暮雨空闻啼鹧鸪。

唐君何从得此幅,使我观之动心目。

抱负徒存晚节坚,奔驰已愧尘襟俗。

此图欲买千金难,且解腰下青琅玕。

还君九千九百九十馀九竿,分我一竿伴岁寒。

形式: 古风

送大名高教谕考满

簿书辞吏事,桃李萃公门。

人羡教官乐,我爱师道尊。

昔年叨振南州铎,采芹泮水歌思乐。

庭下春浓草带交,琴边昼永槐阴落。

有时歌咏游舞雩,清风习习吹华裾。

贤关圣域恣取遍,教官之乐谁能如。

于今列职鹓班里,满眼门墙旧桃李。

逢迎犹是超时人,师道之尊有如此。

先生十载教名邦,英才济济登岩廊。

铨曹课绩列优等,当路闻名交荐章。

瑾瑜由来无定价,行看待诏登金马。

可人一段好情怀,拂拭华笺为君写。

形式: 古风

念二子

二子死已久,我心犹未忘。

时复一思之,宛如在我旁。

阿满行年方九岁,信口说书能属对。

章儿六岁未发蒙,四声反切皆暗通。

兄弟参差双玉树,不比寻常豚犬竖。

我时辞家游广西,大者牵衣小者啼。

只言父子情眷恋,岂料归来不相见。

兄死半月弟遽从,双函同寄佛寺中。

念父有言留与母,使我闻之割心腑。

家山归骨已多年,私爱不断如绳牵。

情之所钟在我辈,子夏丧明岂其罪。

眼前虽有黄口儿,几何望得长成时。

兄弟碌碌各自屋,异乡何人是手足。

一回念子一回忧,忧得黑头成白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