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亭

泗滨石窟如蚁族,巧匠琢山如琢木。

不问人家与官舍,轩窗随分作岩谷。

符离城东石更多,天划神刓相倚绿。

当年来过玉局翁,拄杖敲门步幽麓。

翼然危屋谁所兴,赐以嘉名号群玉。

翁家自有小仇池,壶中九华伴孤独。

经行趣尚绝世姿,丑好例皆蒙纪录。

银钩烂烂照无穷,走马来看僵立仆。

是时官梅香正阑,亦有海棠红映肉。

老翁盖棺二十年,世上遗编数遭狱。

只今见字如见人,满眼清风乱庭竹。

想当入海期汗漫,云车屡下仙山曲。

仙山缥缈虚无间,我欲凭之两黄鹄。

形式: 古风

翻译

泗滨石窟密集如蚁群,巧匠雕琢山石如同木工做工。
不论民居还是官府,门窗随意化作岩谷的形状。
符离城东石头更多,天然雕刻与神斧削刻相映成趣。
当年玉局翁曾来过,持杖轻敲门扉漫步幽深山谷。
那座高耸的房屋是谁所建,被赐予美名‘群玉’。
翁家自有一处小仇池,壶中九华陪伴他孤独的生活。
他的生活情趣超凡脱俗,无论美丑都被记录在册。
银钩般的文字照亮无尽岁月,骑马者匆匆而来,驻足欣赏。
那时官梅香气已消散,只有海棠红艳如肉色映照。
老人去世已二十年,世间遗著多次遭受磨难。
如今读他的文字如见其人,眼中满是清风摇曳的庭院竹影。
他曾期待遨游大海,乘云车频繁拜访仙山。
仙山虚无缥缈,我愿借此双鹤飞向那里。

注释

蚁族:形容石窟密集如蚂蚁聚居。
琢木:比喻雕琢山石的精细工艺。
轩窗:门窗。
岩谷:形容窗户形状仿佛自然的岩谷。
赐以嘉名:被授予美名。
仇池:古代地名,此处指私人的小园林。
九华:泛指名贵的花或山峰。
绝世姿:超凡脱俗的风度。
银钩:形容文字优美如银钩。
官梅:官府花园中的梅花。
狱:这里指遭受磨难。
黄鹄:古时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远的理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色,开头两句“泗滨石窟如蚁族,巧匠琢山如琢木”刻画了山中石洞的奇特和工匠们对自然之物的精细雕琢。随后的“不问人家与官舍,轩窗随分作岩谷”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存的情怀。

诗中还提到了“翁家”,可能是指作者自己的居所,这里的“小仇池”和“壶中九华伴孤独”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生活环境。接下来的“经行趣尚绝世姿,丑好例皆蒙纪录”则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记载的兴趣与尊重。

“银钩烂烂照无穷,走马来看僵立仆”中的“银钩”可能指的是山间清澈的溪流,而“走马来看僵立仆”则是一种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热爱。

末尾的“老翁盖棺二十年,世上遗编数遭狱”与“我欲凭之两黄鹄”则反映出诗人的隐居生活以及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遣兴

衡门秋到总堪悲,荷折蒲荒不整齐。

但喜风前无立豹,亦知砌下有蹲鸱。

吾徒老矣成何事,生理茫然更久稽。

清净无风天雨已,山前山后且扶藜。

形式: 七言律诗

端午观竞渡曲江

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

越人哀君楫迎汝,呼声动地汗流雨。

鱼虾走避无处所,小试勒兵吾有取。

楼船将军下潢浦,佽飞射士彍强弩。

大堤士女立如堵,乐事年年动荆楚。

却忆金明三月天,春风引出大龙船。

二十馀年成一梦,梦中犹记水鞦韆。

三军罢休各就舍,一江烟雨朱帘夜。

隐隐滩声细卷沙,沙浅滩平双鹭下。

形式: 古风

蔡倅羔羊斋(其一)

有生不酿羔羊酒,无日不诵羔羊诗。

贤哉蔡子勇成癖,自励要如三代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刘宪十君子轩

北极元轩气,受命惟尔独。

四方散子孙,万里异闽蜀。

戴谱六十一,岩谷无遗录。

段记三十九,冥搜出隐伏。

世若不尽见,谁为合其族。

儒林老丈人,与世谈无欲。

开轩延十君,跪坐进三沐。

高低列云来,新旧间伯叔。

团栾十家春,门户各清肃。

客至为卷帘,赞名问寒燠。

一见伯玉辈,遂使季子服。

我欲作竹史,就君求品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