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菊

自怜霜节计蹉跎,不向春风照绮罗。

栗里醉来山气夕,洞庭愁去水曾波。

清芬历历传高士,寒影垂垂对素娥。

一自白衣成往事,空馀山径独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题菊》由清代诗人计善所作,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联“自怜霜节计蹉跎,不向春风照绮罗”,诗人以霜节自比,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错过,没有在春风得意之时展现才华,如同未在繁华中绽放的花朵,表达了对过去未能把握机会的遗憾。

颔联“栗里醉来山气夕,洞庭愁去水曾波”,运用了典故,栗里是陶渊明隐居之地,此处借指诗人的隐逸生活;洞庭湖则是忧愁的象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醉酒后欣赏山间傍晚景色的闲适,以及面对离别时湖面波涛的忧愁,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颈联“清芬历历传高士,寒影垂垂对素娥”,“清芬”指的是菊花的香气,“高士”则比喻品德高尚之人。诗人通过菊花的香气传达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同时“寒影”与“素娥”(嫦娥)的对比,暗示了诗人虽处寒冷却心怀明月般的纯洁与高远。

尾联“一自白衣成往事,空馀山径独悲歌”,“白衣”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身份或某种理想状态,如今已成过往,只剩下独自在山径上悲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4)

计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

羽书昨夜发诸营,匹马交河踏雪行。

收得思乡未乾泪,入云孤角又三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得山中书

拨火围炉伴岁阑,又惊书信过江干。

山中漫说云如絮,不护山人永夜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魏忠节至京口(其一)

踧踖披玉纶,铁木凭其身。

万族争耳目,哀呼彻高旻。

堪怪彼何为,涕泗一何真。

三代直道行,或者尝不泯。

念此感生平,介介以为珍。

虽无回天力,风化关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魏忠节至京口(其二)

夫子今行矣,鄙心胡能为。

㴞㴞江水逝,瞻望须臾时。

迢遥三千里,何由接清姿。

六月气如焚,械梏安可支。

恃有冰雪心,化作清风吹。

况乃精贯日,鬼神将涖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