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这段中国古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登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之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胸襟和情怀。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壮丽山川景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山思江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而“不负伊”则意味着这种感情没有白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后半句“雨姿晴态总成奇”展示了自然景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多变与独特之美。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的态度和方法。“闭门觅句”暗示着诗人的深思熟虑,而“非诗法”则表明诗人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创作规律。后半句“只是征行自有诗”则强调了诗人在旅途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灵感,诗意盎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以及他对于诗歌创作自由流露、不拘一格的艺术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
却被惊湍漩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篱落深深巷,茅茨小小家。
冬晴好行脚,何处不梅花。
厌看家园桃李春,踏青行遍四山村。
芳菲看尽还归看,看得园花特地新。
数间茅屋傍山根,一队儿童出竹门。
只爱行穿杨柳渡,不知失却李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