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平原饮董默庵前辈宅

疲苶万山间,路险天地窄。

昨朝出崖谷,豁达平原陌。

有使前致辞,邀我话畴昔。

策马入城闉,爰访晏相宅。

公闻足音喜,早已途中逆。

升堂拜未毕,樽俎罗几席。

虽感故情深,毋乃不速客。

却念十载余,云山两暌隔。

今晨快把臂,敢辞露肝鬲。

忆昔钩党兴,何处无弹射。

我公天人姿,迅举凌风翮。

鲰生愧燕雀,翻飞不盈尺。

几遭一网尽,那复逃掎摭。

时公秉斧钺,察余户扫迹。

朗朗明月辉,回照寻山屐。

嗟哉彼谮人,阴凝毒雾积。

仰荷皇天鉴,涣汗别黑白。

抚躬增内省,感激弥局蹐。

欲酬屏幪德,踵顶难塞责。

《九章》发楚哀,三宥蒙尧泽。

吾侪幸无恙,此岂由人画。

翳惟至圣仁,始得收魂魄。

于公本同患,所以相剖析。

当筵聊一歌,往事等驹隙。

共倒杯中物,转为别离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王鸿绪的《过平原饮董默庵前辈宅》描绘了诗人疲惫于山川险阻后,来到平原与老友董默庵相聚的情景。诗中通过“疲苶万山间”、“路险天地窄”等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而“豁达平原陌”则突显了平原的开阔和与朋友重逢的喜悦。诗人回忆过去的政治风云,感叹自己如“鲰生”般微不足道,但在董默庵的庇护下得以幸免于难,表达了对恩人的深深感激。

宴会上,诗人感慨万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许,认为能平安无事,全赖于圣明君主的庇佑。他以《九章》中的典故表达哀思,同时感谢董默庵的剖析解救,将友情化为杯中美酒,借以抒发离别的伤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转折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5)

王鸿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戒坛

狮子岩头十八转,两崖相峙路如线。

青峦碧涧绕珠林,丹壁雕阑耸禅院。

禅院峨峨苍松寒,连柯接叶捎云端。

蹁跹有似翠蛾舞,夭矫时作蛟龙盘。

立者倚者各有态,或疏或密何珊珊。

黛色参天凌汉柏,浓枝避雨胜秦官。

我来婆娑至日暮,耳边萧飒流青湍。

不知植根几千载,霜皮百尺雄斋坛。

忆昔少游慈仁寺,殿角双松交古翠。

童童如盖映芳樽,未饮先教心已醉。

可惜花宫作贾廛,枯株零落充炊烟。

岂若兹松居尘外,丰神舄奕层崖巅。

乃知市朝摧折易,衰朽山林岑寂多长年。

呜呼山林岑寂多辰年,北窗我欲耽高眠。

形式: 古风

雾中由戒坛度罗睺岭稍霁至潭柘

既瞻戒坛松,言观潭柘树。

山僧劝我且莫行,白额秋来乱林坞。

我闻斯言大吁怪,欲行不行日亭午。

此生到处被物厄。不信山游复有虎。

携朋大笑出寺门,樵子前驱荷干橹。

联镳兀兀云雾中,羊肠鸟道愁花骢。

十步九折凌绝壁,仰面直欲摩苍穹。

但觉千山万岭同一气,举世高下归鸿濛。

我仆马蹇滞岩底,招呼不辨西与东。

兹山猛兽固客在,耳边作吼惟松风。

须臾度岭四天豁,西崦已堕铜轮红。

忽见九峰开锦帐,朱霞一抹青芙蓉。

红楼金殿耸天际,秋林杳霭闻清钟。

我策我马入幽谷,苾刍相引岩之麓。

绀宇辉煌绕玉阑,禅房窈窕摇修竹。

古柘千章无复存,妙严双趾今谁续。

日斜不及访龙泉,仰睹峰头乱红绿。

对景行厨泻酒醅,临风万里酣高台。

我且歌,君莫哀,元规朝市多尘埃,城外名山谁看来。

形式: 古风

送顾侠君南归

黄金台下骅骝去,尘世谁知相马经。

击筑痛浮燕市白,钓竿归指莫釐青。

凤毛共许传灵运,龙尾何妨属管宁。

应有珠玑干气象,选楼高傍少微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日送黄仙裳南归

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

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

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