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发京》。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句“十载侍青琐,残春出蓟门”点明了诗人十年来在宫廷侍奉的情景,正值暮春时节,他即将离开京城前往蓟门。这里“青琐”借指宫廷,“残春”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
接着“浮沉原宦计,远近揔君恩”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深刻反思。宦海浮沉,世态炎凉,但无论身处何地,都承载着君主的恩泽。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员对皇权的依附。
“芳草愁边绿,燕花泪共繁”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绿草如茵,燕子飞舞,但这一切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愁绪和泪水。芳草和燕花的生机勃勃与诗人的离愁别绪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最后“孤心似列宿,常傍太微垣”以星辰比喻诗人孤独的心境,虽然远离京城,但心中依然牵挂朝廷,如同环绕在太微垣周围的星辰,虽远却始终与君王相依相伴。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官场、君主和国家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