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其一)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美女们怀抱紫檀制的琵琶,一抹朱红的琴弦共有四十根。
湘水女神惭愧于鼓瑟的技巧,不再在明亮的月光下秦楼吹箫。
寒冷中敲击白玉,声音格外婉转,温暖时逼近黄莺,鸟语自然娇媚。
宫廷的老臣们侧耳倾听,感受到清新脱俗的音乐,仿佛在聆听古代韶乐。

注释

红妆:指美女。
紫檀槽:用紫檀木制成的琵琶共鸣箱体。
朱弦:红色的琴弦,这里特指琵琶弦。
四十条:形容琵琶弦的数量多,不一定确指。
湘水:湖南的湘江,常与神话中的湘夫人联系。
鼓瑟:弹奏瑟,一种古乐器。
秦楼:传说中箫史与弄玉吹箫引凤的地方,代指美好的音乐场所。
罢吹箫:停止吹箫,比喻音乐停止或技艺高超无需再展示。
白玉:形容琵琶或类似乐器的材质洁白如玉。
声偏婉:声音特别柔美。
暖逼:温暖的氛围促使。
黄莺:鸟名,叫声清脆悦耳,这里比喻美妙的声音。
丹禁:皇宫,因宫墙涂红,故称。
旧臣:资深的朝臣。
侧耳:专心倾听。
骨清神爽:形容人精神清爽,心情愉悦。
韶:古代舜帝时的音乐,被认为是极尽优美的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胡琴演奏场景,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情感的深度。开篇“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两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胡琴的外观,强调其华丽与精致,同时通过“一抹朱弦”突出了演奏者的动作,使人仿佛能听到琴弦跳跃的声音。

接着,“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两句,则是将胡琴的音色与自然景物相结合,既描写了音乐的激昂,又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山水意象。这里通过湘江的波涛和秦楼下明月的宁静,展示了胡琴演奏时的情感变化,从激烈到平缓,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谧并存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进一步刻画了胡琴的声音特性,用“寒敲白玉”形容其清脆悦耳,用“暖逼黄莺”则形容其柔和动听,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声音的温度变化。

最后,“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两句,则是将胡琴的声音与古代宫廷乐队相比较,通过“丹禁旧臣来侧耳”强调了胡琴演奏者的专注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胡琴音乐的高雅与神圣。最后一句以“骨清神爽似闻韶”形容听者的心境,既赞美了胡琴的声音,又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不仅展示了胡琴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深切情感与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8)

王仁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区)人的(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节度判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传》)

  • 生卒年:880—956

相关古诗词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其二)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

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王溥入相

一战文场拔赵旗,便调金鼎佐无为。

白麻骤降恩何极,黄发初闻喜可知。

跋敕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迟。

立班始得遥相见,亲洽争如未贵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遇放猿再作

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

渐来子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

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

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斗山观

霞衣欲举醉陶陶,不觉全家住绛霄。

拔宅只知鸡犬在,上天谁信路岐遥。

三清辽廓抛尘梦,八景云烟事早朝。

为有故林苍柏健,露华凉叶锁金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