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踰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松树图景。开篇“寒松耸拔倚苍岑”,通过“耸拔”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松树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坚强姿态,而“倚苍岑”则营造出一幅高远的山峦景观。紧接着,“绿叶扶疏自结阴”,即便是在严冬,松针仍旧郁郁葱葱,自然地形成了一片浓荫。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松树在寒冷季节中生命力顽强的特性。
以下几句“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诗人借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山大川、古迹遗址的怀念与关注。其中,“丁固”指的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宰相,他在任职期间曾梦到一片松林,醒后仍对那梦境念念不忘;“秦王封日”,则是指秦始皇东巡至泰山时封禅的典故。诗人通过这两处历史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被历代帝王所重视、加以封 禅的大自然景观的深情。
接下来的“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则是描写诗人的隐逸生活。诗人选择在春分这一天(“正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春分),独自栖息于高远的松树之下,与孤鹤为伴,而不愿意让繁多的鸟儿宿于枝头。这两句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淡泊生活态度的向往。
最后,“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踰深”,进一步强化了松树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形象。诗人赞美松树在其他树木凋零之后依然挺立,保护着自己不受霜雪侵袭,枝叶之间还能保持一份翠绿。这两句也是全诗情感与意境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超脱尘嚣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
不详
自号炙毂子。宪宗元和后诗人。有诗集及《炙毂子杂录注解》、《诗格》等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沈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尽醉兮君血乾,推出黄沙兮泛君骨。
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涛合魂魄。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
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
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
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
异方占瑞气,干吕见青云。
表圣兴中国,来王谒大君。
迎祥殊大乐,叶庆类横汾。
自感明时起,非因触石分。
映霄难辨色,从吹乍成文。
须使流千载,垂芳在典坟。
握图开万宇,属圣启千年。
骊阜疏缇骑,惊鸿映綵旃。
玉霜鸣凤野,金阵藻龙川。
祥烟聚危岫,德水溢飞泉。
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