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云馆为张洪老作

从君起版筑,论学圣人前。

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

一念慰慈颜,屡疏辞细旃。

孝动皇情允,多子徒留连。

浩浩江汉流,苍苍匡卢烟。

行行望城阙,悠悠归园田。

慈亲在高堂,稚子绕膝边。

已悟静者心,不复窥陈编。

室中地不扫,壁上琴无弦。

请问唐虞理,浮云同漠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张洪老的高尚品德与生活态度,以及他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对比张洪老的学术追求与对家庭的深情厚意,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与人生智慧。

首句“从君起版筑,论学圣人前”赞颂张洪老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成就,更是在实践层面有所建树,如同在版筑(古代建筑技术)中展现才华,与圣人对话般深邃。

“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描述了张洪老的学问影响广泛,四海之内皆敬仰其高尚之风,这种影响力持续了二十年之久。

“一念慰慈颜,屡疏辞细旃”表达了张洪老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多次上疏请求辞官,只为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

“浩浩江汉流,苍苍匡庐烟”运用自然景象象征张洪老的内心世界,江汉之水浩荡,匡庐山烟雾缭绕,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张洪老内心的宁静与深远。

“行行望城阙,悠悠归园田”描绘了张洪老在追求学术与家庭之间的心路历程,既有对城市官场的向往,也有对田园生活的眷恋。

“慈亲在高堂,稚子绕膝边”直接描绘了张洪老与家人的温馨场景,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与珍惜。

“已悟静者心,不复窥陈编”表明张洪老已经领悟到静心的重要性,不再沉溺于旧书堆中,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室中地不扫,壁上琴无弦”进一步展示了张洪老的生活状态,居室虽简陋,但充满诗意,琴虽无弦,却能弹奏出心灵的乐章。

“请问唐虞理,浮云同漠然”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希望像唐虞时代那样,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正,但现实却如浮云般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张洪老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家庭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新堤经水不坏志喜

新堤二三月,春水满四泽。

舍弟有书至,基址固如昔。

一线障波涛,几家安枕席。

饲雀吾亲志,度蚁吾弟德。

述九暨洪所,经理各有力。

而我但称心,拊掌笑竟夕。

何必偿目前,功深久为得。

形式: 古风

转官志感

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閒。

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

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

形式: 古风

山中植树

我本野鹿性,十年强衣冠。

欲报君亲恩,一念耿如丹。

薄驱常负疴,梦寐思湖山。

山间有田畴,草屋八九间。

四岭植松竹,亦足怡心颜。

系身不获图,我弟思其艰。

山上多种松,溪涧多种兰。

寒梅如许树,修竹百千竿。

春至阅农功,采蕨供菽餐。

我归有处所,感汝贻我安。

把袂日造兹,弟兄共盘桓。

奚觉天地广,吾道自为宽。

十年计树木,光阴如奔澜。

形式: 古风

送唐曙台

我昔未知学,而子为我悲。

今我稍有知,而子为我疑。

此悲与此疑,何虑更何思。

我留黄金台,子还南海湄。

初谓展燕婉,中更成乖离。

矫矫双龙剑,会合自有时。

何以酬子心,别后时相思。

愿言各努力,亿载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