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其四)和徐侍郎木犀

蟾宫仙种,几日飘鸳甃。

密叶绣团栾,似剪出、佳人翠袖。

叶间金粟,蔌蔌糁枝头,黄菊嫩,碧莲披,独对秋容瘦。

浓香馥郁,庭户宜熏透。

十里远随风,又何必、凭阑细嗅。

明犀一点,暗里为谁通,秋夜永,月华寒,无寐听残漏。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月宫中的仙子种子,飘落在鸳鸯瓦上已有多日。
繁密的叶子如同绣花团,仿佛是从美人的翠袖中剪裁而出。
金黄色的花蕊在枝头沙沙作响,黄菊娇嫩,碧绿的莲花盛开,独自面对秋日的清瘦景象。
浓郁的香气弥漫,整个庭院似乎都被熏透。
香气随风飘散十里,又何需倚栏细细品味。
那明亮如犀角的一点香气,暗中为谁传递,长夜难眠,只听见漏壶滴水声声凄凉。

注释

蟾宫:月宫。
鸳甃:鸳鸯瓦,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
绣团栾:形容叶子密集且美丽。
翠袖:绿色的衣袖,代指女子。
金粟:比喻花蕊。
蔌蔌:形容轻微的声音。
漏:古代计时器,漏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图景。蟾宫仙种,飘逸自如,金粟点缀在叶间,如同剪裁出佳人翠袖般精致。黄菊与碧莲交相辉映,却也显得有些孤独,对着秋天的萧索容颜。

诗中浓香四溢,宜于庭户之间熏透,但又何须刻意去凭阑细嗅那远随风去的香气。明亮中的一点光华,是为谁而通亮的呢?在这漫长而寒冷的秋夜,无寐听着残漏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孤独夜晚的深深感怀。这不仅是对秋夜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流露。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解连环

素书谁托。嗟鳞沈雁断,水遥山邈。

问别来、几许离愁,但只觉衣宽,不禁消薄。

岁岁年年,又岂是、春光萧索。

自无心、强陪醉笑,负他满庭花药。援琴试弹贺若。

尽清于别鹤,悲甚霜角。

怎似得、斜拥檀槽,看小品吟商,玉纤推却。

旋暖熏炉,更自炷、龙津双萼。

正怀思、又还夜永,烛花自落。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蹀躞

迤逦韶华将半。桃杏匀于染。

又还撩拨、春心倍凄黯。

准拟□□狂吟,可怜无复当年,酒肠文胆。倦游览。

憔悴羞窥鸾鉴。眉端为谁敛。

可堪风雨、无情暗亭槛。

触目千点飞红,问春争得春愁,也随春减。

形式: 词牌: 解蹀躞

解蹀躞.吕倩倩吹笛

金谷楼中人在,两点眉颦绿。

叫云穿月,横吹楚山竹。

怨断忧忆因谁,坐中有客,犹记住、平阳宿。泪盈目。

百转千声相续。停杯听难足。

谩夸天海风涛旧时曲。

夜深烟惨云愁,倩君沈醉,明日看、梅梢玉。

形式: 词牌: 解蹀躞

锯解令

送人归后酒醒时,睡不稳、衾翻翠缕。

应将别泪洒西风,尽化作、断肠夜雨。卸帆浦溆。

一种恓惶两处。

寻思却是我无情,便不解、寄将梦去。

形式: 词牌: 锯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