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

夜雪有佳趣,幽人出书帷。

微寒生枕席,轻素对阶墀。

坐罢楚弦曲,起吟班扇诗。

明宜灭烛后,净爱褰帘时。

窗引曙色早,庭销春气迟。

山阴应有兴,不卧待徽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夜晚的雪带来雅致,独自一人走出书斋。
微凉的气息弥漫床席,雪花轻盈地落在台阶上。
听完楚地的琴曲坐下,起身吟诵班婕妤的诗词。
明亮的雪景适合熄灭烛光后欣赏,洁净的喜爱在卷起窗帘的时刻。
窗户引导着晨光早早来临,庭院里的春天气息似乎来得更晚些。
山阴之地想必也有同样的兴致,不会躺着等待友人徽之的到来。

注释

夜雪:夜晚的雪。
佳趣:美好的情趣。
幽人:孤独的人。
书帷:书斋或书房。
微寒:轻微的寒冷。
枕席:床铺。
阶墀:台阶。
楚弦曲:指楚地的琴曲,代指忧郁的音乐。
班扇诗:班婕妤的诗词,此处可能指《怨歌行》。
灭烛后:熄灭烛火之后。
褰帘时:掀起窗帘的时候。
曙色:黎明的光线。
庭销春气迟:庭院里的春天气息消散得慢。
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
兴:兴致。
不卧待徽之:不会躺着等待朋友徽之的到来,暗示期待与友人共赏雪景。
徽之:人名,可能指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春夜场景,诗人沉浸在夜晚的雪花带来的美好意境之中。"夜雪有佳趣"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雪夜的喜爱,而"幽人出书帷"则显示了诗人从自己的私密空间里走出来,享受这份宁静。"微寒生枕席,轻素对阶墀"两句通过对室内外温度和颜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清新之感。

随后,"坐罢楚弦曲,起吟班扇诗"表现了诗人在夜雪中从音乐转向吟咏诗歌,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享受。接着的"明宜灭烛后,净爱褰帘时"则是诗人对夜晚灯火与窗帘处理的细腻描绘,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细节的关注。

"窗引曙色早,庭销春气迟"这两句通过对日光和春意的描述,传达了时间流转以及季节更替的信息。最后,"山阴应有兴,不卧待徽之"表明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并没有睡意,而是期待着某种精神上的满足或启示。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含情趣,通过对夜雪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春眠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

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

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

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形式: 古风

春晚寄微之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

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

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

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

通州更迢遰,春尽复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春雪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形式: 古风

春寒

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酥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

岂惟厌馋口,亦可调病腹。

助酌有枯鱼,佐餐兼旨蓄。

省躬念前哲,醉饱多惭忸。

君不闻靖节先生尊长空,广文先生饭不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