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雨

雨过凉生藕叶。晚庭消尽暑,浑无热。

枕簟不胜香滑。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

玉人何处梦蝶。思一见冰雪。须写个帖儿、丁宁说。

试问道、肯来么,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形式: 词牌: 芭蕉雨

鉴赏

这首宋词《芭蕉雨》是程垓所作,描绘了雨后夜晚的清凉景象和词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雨过凉生藕叶",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雨后池塘中荷叶的清新凉意,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湿润。"晚庭消尽暑,浑无热"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暑气消退,凉意四溢的氛围。

词人通过"枕簟不胜香滑",表达了对寝具上残留的香气的喜爱,同时也暗含了对佳人不在身边的遗憾。"宝帐情生,金尊意惬"则描绘了词人独自饮酒,心中满是对佳人的思念和期待,但现实中的孤寂与梦境中的甜蜜形成对比。

"玉人何处梦蝶"一句,借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想象佳人在梦中化蝶飞翔,渴望能与她相见。"思一见冰雪"则以冰雪比喻对方的纯洁与高洁,表达了词人对她的深深仰慕。

最后,词人以期盼的口吻写道:"须写个帖儿、丁宁说。试问道、肯来么?"他希望通过书信传达心意,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前来共度这静谧的夜晚。"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描绘了夜晚的小院空寂,唯有明月高悬,增添了词境的寂寥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清凉景色,通过情感的流转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孤雁儿/御街行(其二)有尼从人而复出者,戏用张子野事赋此

双鬓乍绾横波溜。记当日、香心透。

谁教容易逐鸡飞,输却春风先手。

天公元也,管人憔悴,放出花枝瘦。

几宵和月来相就。问何事、春山斗。

祗应深院锁婵娟,枉却娇花时候。

何时为我,小梯横阁,试约黄昏后。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孤雁儿/御街行(其一)

在家不觉穷冬好。向客里、方知道。

故园梅花正开时,记得清尊频倒。

高烧红蜡,暖熏罗幌,一任花枝恼。

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

小窗独自对黄昏,只有月华飞到。

假饶真个,雁书频寄,何以归来早。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念奴娇

秋风秋雨,正黄昏、供断一窗愁绝。

带减衣宽谁念我,难忍重城离别。

转枕褰帷,挑灯整被,总是相思切。

知他别后,负人多少风月。

不是怨极愁浓,只愁重见了,相思难说。

料得新来魂梦里,不管飞来蝴蝶。

排闷人间,寄愁天上,终有归时节。

如今无奈,乱云依旧千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雨中花令(其二)

旧日爱花心未了。紧消得、花时一笑。

几日春寒,连宵雨闷,不道幽欢少。

记得去年深院悄。□梁畔,一枝香袅。

说与西楼,后来明月,莫把菱花照。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