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其二)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诗篇。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回忆起过往经历——在东莱观沧海时的情景。"日照三山迤逦开"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壮丽的自然风光,三座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层次分明、气势磅礴的美景。

接着,诗人描写了桂观飞楼的高耸与雾气中的仙境感觉,"凌雾起"和"拂天来"两句,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桂观"可能指的是供奉神灵或仙人的地方,而"飞楼"则增添了一份飘逸之感。

接下来的"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宫漏"原本是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淡泊,不再受世俗时间的牵绊。"檐阴转古槐"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古槐树下形成的阴凉角落成为了诗人沉思和休憩的地方。

最后两句"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表达了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是期盼。"供奉清班"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某个职位或是在特定的场所供职,而"非老处"则暗示着诗人希望在仕途上能够有所作为,不愿意被岁月所淘汰。而"会稽何日乞方回"则是诗人对未来某种时刻的期待和询问,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其一)

密云今日破郊西,疏雨翛翛未作泥。

要及清闲同笑语,行看衰病费扶携。

花前白酒倾云液,户外青骢响月题。

不用临风苦挥泪,君家自与竹林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其二)再和

当年曹守我胶西,共厌餔糟与汨泥。

自古赤丸成习俗,因公黄犊免提携。

生还各有青山兴,病起犹能小字题。

莫怪歌呼数相和,曾将狱市寄全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吾州同年友,粲若琴上星。

当时功名意,岂止拾紫青。

事既喜违愿,天或不假龄。

今如图中鹤,俯仰在一庭。

退翁守清约,霜菊有馀馨。

鼓笛方入破,朱弦微莫听。

西南正春旱,废沼黏枯萍。

翩然一麾去,想见灵雨零。

我无谪仙句,待诏沉香亭。

空骑内厩马,天仗随云軿。

竟无丝毫补,眷焉谁汝令。

永愧旧山叟,凭君寄丁宁。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