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雨寺

信步出江?,庭松立两龙。晨僧自汲水,高阁忽鸣钟。

净饭多山蜜,新羹供野葑。

传闻初祖锡,犹挂最西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自然中漫步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信步出江?"一句,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情怀,行者不强求目的地,只是跟随内心的引导前进。而"庭松立两龙"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庭院中的松树似乎化为两条腾跃的龙形象征着力量与自由。

"晨僧自汲水"一句,描绘了早晨寺庙中僧人自己取水的情景,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反映出佛教修行中的勤劳与自律。紧接着的"高阁忽鸣钟"则是时间流转和空间变化的象征,钟声突起,不仅打破了宁静的早晨,也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

"净饭多山蜜"这一句,通过对食物的描写表现了一种清淡而自在的人生态度。"新羹供野葑"则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最后两句"传闻初祖锡,犹挂最西峰"表达了一种对于佛教历史和精神源头的追寻与敬仰。这里的“初祖”指的是佛教的开创者释迦牟尼,而“锡”则是象征着禅定之心如同锡石一般坚固不移。"犹挂最西峰"则是在说,即便是精神的追寻,也还是停留在最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以及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柏谷寺寄范君武

绝塞初归喜浣休,东城送客偶成游。

山前欲访青兰若,林下初闻黄鷅鹠。

双屦高穷溪水出,一身轻共野云浮。

寄声德操还能否,炊黍吾过为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青龙寺

疏爽岩边寺,秋登更晚晴。

连冈横野断,远水隔林明。

废井馀荒甃,残碑有旧名。

几经兵火劫,禾黍遍新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美原县楼

三月春光入眼稀,试寻高处看芳菲。

影行平野孤云过,点破青山白鸟飞。

秦甸气回惊绿满,渭川势稳竞东归。

凭虚便欲乘凌去,清吹飘飘已拂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答人见赠

形影何尝问主宾,真风满户养颓龄。

不从田父迷回驾,但有渔人笑独醒。

闲摄高云游沆瀣,静收浮气借光灵。

出门无事谁相喜,只对秋山满眼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