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越中旅舍

轻离别。一枝聊借身如叶。身如叶。

寸眉双锁,寸肠千摺。夜窗虚幌明如雪。

羁人怕见天边月。天边月。举头谁共,大江澜叠。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越中旅舍》由清代诗人陆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旅人独处异乡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轻离别”开篇点题,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情感。离别的轻,反衬出内心的沉重,为整首词奠定了哀愁的基调。“一枝聊借身如叶”一句,以一枝花比喻旅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如同飘零的叶子,无依无靠,形象地表达了旅人的漂泊之苦。

“身如叶”之后,紧接着“寸眉双锁,寸肠千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忧愁的情绪。眉锁、肠折,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神情,更深入到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将旅人的思绪与情感推向了极致。

“夜窗虚幌明如雪”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画面,夜晚的窗户透出明亮的光,如同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雪。这样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旅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羁人怕见天边月”一句,直接点出了旅人的心理状态。怕见月,是因为月圆人不圆,月光下的孤独更加凸显。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

最后,“举头谁共,大江澜叠”两句,将思绪引向远方,大江的波澜壮阔与旅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旅人在广阔天地间寻求共鸣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旅人独处异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也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1)

陆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太平

虫声雁声。砧清笛清。唤回幽梦无成。数三更四更。

愁形病形。花零絮零。翠裙斜倚银屏。怕新寒暮生。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忆秦娥

秋悽悽。秋声秋声酸心脾。酸心脾。

藓阶蛩絮,枫岸乌啼。月盈南浦花东篱。

玉箫金管谁家吹。谁家吹。画堂春夜,忽忆当时。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题大漠行旅图

明驼疾。咸阳古道西风急。西风急。

连天衰草,四无人迹。解鞍下骑聊休息。

拥裘闲话家山隔。家山隔。天涯梦见,翠楼春色。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声声慢.题风木图

萧萧瑟瑟。惨惨悽悽,呜呜哽哽咽咽。

一片秋阴,摇弄晚天如墨。

三丝两丝细雨,更助它、白杨风急。

雁过也,遍寒林、尽是断肠声息。有客天涯孤立。

回首望、高堂更无人一。寒食梨花,麦饭几曾亲社。

空含两行血泪,洒枯枝、点点滴滴。

待反哺,学一个、乌鸟不得。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