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史曲

箫史爱长年,嬴女吝童颜。

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

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

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箫史渴望永生不死,嬴女珍惜青春容颜。
他甘愿舍弃世俗烟火,向往攀登仙界的云霞之间。
如龙般飞腾超越天际之路,似凤般崛起离开秦国的关隘。
他身离去再也不复返,唯有箫声悠扬,时而回响人间。

注释

箫史: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擅长吹箫,此处指追求长生的仙人。
长年:长寿,永生。
嬴女:指秦穆公的女儿,传说中嫁给箫史的仙女。
童颜:青春的容颜,比喻年轻的外貌。
火粒:比喻世俗生活中的琐碎事物。
排弃:抛弃,放弃。
霞雾:仙界的云雾,象征仙境。
登攀:攀登,此处指追求仙道的过程。
龙飞:形容超脱凡尘,飞升成仙的姿态。
逸天路:超越天界之路,指达到极高境界的途径。
凤起:凤凰展翅高飞,比喻卓越非凡的开始。
秦关:秦国的关卡,代指人间世界。
身去:身体离去,指仙逝。
长不返:永远不再回来。
箫声:箫史所吹奏的箫声,象征着他的精神或传奇。
时往还:时常往返,比喻美好的记忆或影响力在人间徘徊。

鉴赏

这首诗是《箫史曲》中的两句,体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珍惜和对青春永驻的向往。"箫史爱长年,嬴女吝童颜"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保持年轻貌美状态的不舍。"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高远志向的追求。龙凤在这里是力量和美丽的象征,表明了诗人不甘平庸,渴望超脱凡尘,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则表现了一种对逝去生命无法挽回的无奈,以及通过音乐(箫声)来表达内心的哀伤和怀念之情。这两句诗情感深沉,寄寓着诗人对于生离死别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四)

种橘南池上,种杏北池中。

池北既少露,池南又多风。

早寒逼晚岁,衰恨满秋容。

湘滨有灵鸟,其字曰鸣鸿。

一挹缯缴痛,长别远无双。

形式: 古风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一)

踯躅城上羊,攀隅食玄草。

俱共日月辉,昏明独何早。

夕风飘野箨,飞尘被长道。

亲爱难重陈,怀忧坐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三)

松生陇坂上,百尺下无枝。

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

野风振山籁,朋鸟夜惊离。

悲凉贯年节,葱翠恒若斯。

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六)

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

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有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

神物终不隔,千祀傥还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