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大任古诗词大全

东南叹

东南夷寇经年月,吴越丁男厌骸骨。

尚书持律保孤城,赤县苍生日流血。

四方遣使募材官,椎髻花蛮拜将坛。

鸣呼此恨终何已,夜向星前把剑看。

形式: 古风

北风谣

玄冥号怒海若愁,天地惨淡黄云秋。

三江波涛尽汹涌,五岭草木长飂飗。

燕山层冰蓟门雪,北风吹落轩辕丘。

猿狖昼啼,鸟雀啁啾。白日无色,山鬼幽忧。

夜中何处吹觱篥,戍妇听之双泪流。

念君此去戍万里,石城壁立东海头。

男儿出门誓报主,倭奴未灭为国仇。

边头明日有远信,封书更寄金锁裘。

金锁裘,不胜束。锦字书,不能读。

楼船戈甲几时回,北风忍听军中曲。

形式: 古风

登高丘而望远海赠梁岳

登高丘,望远海,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

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

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形式: 古风

寄丁戊山人傅木虚歌

吾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窟穴勾曲非人寰。

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下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岩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沾湿。

仙坛佛塔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幽栖今有傅山人。

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闻君昨游豹子石,马退茅亭有仙迹。

玉銮隐约不堪攀,玄圃峥嵘望何极。

嗟余曾入大罗天,名在丹台石室边。

蓬莱一谪违真侣,蹩躠风尘独可怜。

王烈素书尚能识,石髓遇之傥堪食。

时观紫气一登楼,愿拜青牛见颜色。

君不见葛洪欲求勾漏丹,邓岳止之犹复还。

乘风万里倏可至,迟尔归来罗浮四百三十二之仙山。

形式: 古风

端州凯宴行

自从大罗山贼来,虔刘妇女驱婴孩。

千家万家室如扫,仓囷杼轴皆尘埃。

幕府专征有成算,汉军达军势如电。

飞符三楚调狼兵,五将前驱我军殿。

笳鼓长麾入瘴茅,空巢不费诸军箭。

羽书驰报请刍粮,士饱马肥思一战。

西风铙吹凯歌归,数十俘囚泮宫献。

谁知首级半农商,血裹淋漓那忍见。

椎牛酾酒飨归士,犷悍狼兵更愁怨。

金花锦帐排军门,诸司尽向端州宴。

吁嗟此事真儿戏,曹幕诸山贼犹炽。

岭南无岁无征戎,愿君勿似大罗功。

形式: 古风

灵台引

雨雪萧萧闭关卧,劲风吹寒激窗过。

篝灯不寐抚髀坐,哀歌中夜无人和。

只今书牍有三千,不似东皋二顷田。

餔糜一饱寒无毡,男号女啼常在前。

曾闻宁生一叩角,下车载之相齐国。

人生穷达未可卜,布衣且寄灵台宿。

形式: 古风

送顾玄纬省觐京师因归无锡

五月麦苗黄,南风藕花白。

水驿北归船,饯送勾吴客。

顾侯昔隐勾吴墟,闭户颇窥千卷书。

前年忽忆罗浮胜,捧檄忻乘使者车。

到官十日理山屩,四百峰头采灵药。

未论勾漏有稚川,且喜永嘉得康乐。

春来种秫无公田,禄米只充酤酒钱。

闲寻我辈屏驺从,往往寄饷云霞篇。

侯年方及四十四,思玄已著还山赋。

台省诸公不可留,林泉发兴翩然去。

东门出祖苦匆匆,酒绿蕉黄荔子红。

帆席挂时沾暑雨,蒪鲈归日及秋风。

秋风先到潞河渚,宁亲上寿尚书府。

挂冠即向神武门,扬舲共指春申甫。

第二泉头日快哉,彗山犹有读书台。

笔逢棐几题诗去,棋掩幽窗赌墅回。

小山桂树长吟讽,孤鸿渺渺挥弦送。

访古朝登季子祠,寻幽夕宿张公洞。

君不见张长公,君不见邴曼容。

宦情何有六百石,禄食岂必三千钟。

从此著书年月久,玉检瑶编藏小酉。

他时我亦卧罗浮,书成寄我山中否。

形式: 古风

樵山杂言送严寅叔

山木兮青青,山泉兮泠泠。

君不顾兮忽惆怅,松落色兮泉无声。

昔与君兮卧空谷,泉为琴兮松为屋。

思共济兮苍生,耻自投兮荆玉。

群龙集兮纷相迎,送君出兮谒承明。

眇不才兮独留,云霏霏兮媵予而上征。

君将行兮一停车,饮君酒兮揽君袪。

霖雨沛兮今方须,樵之云兮将何如。

形式: 古风

内兵行

金陵留都根本地,内兵三十有七卫。

祖宗养士二百年,士饱马肥日嬉戏。

计司稍缓散刍粮,众怒甘心黄侍郎。

坐令军士发愤怨,谁为国家存纪纲。

昔年云中曾再变,边镇承平骇闻见。

将无纪律军益骄,张李被害城萧条。

总制必征有中主,洗城汹汹讹言嚣。

皇心本欲诛首恶,劳苦边军岂恩薄。

瓒乎代镇反侧安,绾也抚绥耄倪乐。

留都近事鉴匪远,事定旦夕威不损。

孝陵功德天眷深,万岁金汤固根本。

君不见郭疤子徐毡儿,大同城下甘淩迟。

皇灵四振况京辇,慎勿干纪劳王师。

形式: 古风

潘启猷宅观梁思伯西樵山障子歌

丹丘崒嵂三千丈,紫峤茏葱一万重。

南池堂中开画障,彷佛溟渤之仙峰。

细认梁生作,乃是西樵山。

罗浮相伯仲,秀拔南海间。

梁生此障师董源,颇似米氏兼云烟。

深山尚书畏莫敌,小李将军不敢前。

忆昔梁生共邛杖,更携黎子西樵上。

山中洒墨展生绡,酒酣为我图苍莽。

眼底干岩暮霭生,耳边百道飞泉响。

柴扉松径入萧掺,洞客林僧对清爽。

出山倏已四三年,只今茅屋閒披赏。

梁生已去掌丝纶,黎子金闺作近臣。

猿啼蕙帐岁经岁,鸟唤烟萝春复春。

潘郎近亦理征策,心向云霄卖云壑。

谢安四十卧东山,大笑为君谢逋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