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三)

览辉仪凤下高岑,有道朝廷夬决阴。

宣室礼成熙洽象,明堂乐奏治安音。

嘉祥已庆连金颖,盛事还祈献石砧。

只道太平无以报,谁知尧德舜功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着盛世景象和赞美之情的诗篇。从“览辉仪凤下高岑,有道朝廷夬决阴”几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帝王威仪的描绘,以及通过“朝廷夬决阴”表达了朝政清明、国泰民安的情景。

接着,“宣室礼成熙洽象,明堂乐奏治安音”两句,则是对宫廷礼仪和音乐的描写。“宣室礼成”指的是宫中举行的重大典礼已经完毕,而“熙洽象”则形容礼仪之庄重与隆重;“明堂乐奏治安音”则表现出一种国家太平、民众安居乐业的情态。

在“嘉祥已庆连金颖,盛事还祈献石砧”中,“嘉祥”指的是吉祥的征兆,而“连金颖”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物品或吉祥之物;“盛事还祈献石砧”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事情的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这些美好的事件能够如同敲击石砧般清晰可闻。

最后,“只道太平无以报,谁知尧德舜功深”两句,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国家太平无以为报答的感慨,以及对远古圣君尧、舜的敬仰。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圣明君主的崇拜,以及希望当前的统治者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功业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仪、国家太平以及对先贤圣君的颂扬,展现了一幅盛世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和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二)

喜极夫何恨不禁,五更霜角夜声沈。

滴残塞北征夫泪,点碎江南游子心。

久客情怀愁似织,休官时候梦非簪。

宝陀老子相怜否,苦海应援绠万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一)

江南九月菊花香,猎子牵黄与臂苍。

岁幸丰登连楚越,地非硗薄比渠凉。

雨收甘泽归三印,雷敛神功入五箱。

作解工夫都了毕,不须赤子更回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三)

金屋无人唤阿连,碧桐依旧绿阶前。

境瞒眼处非关物,事换头时即是天。

秋水岸边凝鹊鹭,晚风枝上沸蜩蝉。

静中阅动浑如此,描画何须倩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用出郊韵三首(其二)

高桥第一战功收,从此江沱岁月悠。

顾我壮怀成槁木,令人老泪落荒洲。

西风何处鸡豚社,东里此时鱼蟹秋。

一笑回头便今古,赏心乐事可重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