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同室过百指,一官寖四年。
幸无乞米帖,何取买山钱。
止酒陶元亮,思归孟浩然。
乾鱼兼菜把,颇胜酌贪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简朴自足的生活状态。"同室过百指,"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累积,而"一官寖四年"则显示了作者对官职的淡然与不屑。"幸无乞米帖,何取买山钱"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不羡慕那些追求物质财富的人。
"止酒陶元亮,思归孟浩然"中的"止酒"可能指的是对饮酒的一种节制或者是借此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陶元亮"和"孟浩然"都是唐代的诗人,这里提及他们或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过往诗人的怀念与向往,希望能像他们那样淡泊明志。
最后两句"乾鱼兼菜把,颇胜酌贪泉"则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赞美。"乾鱼"和"菜把"都是平凡的食物,但在诗人眼中,它们甚至比不上那些奢侈的人用金钱换来的珍奇。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简约自得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以及对古代诗人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平衡态度。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何年驻锡下山中,既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岩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
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
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
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
骥尾流光不可追,山中小草合知非。
腊馀四日春先到,官满三年客早归。
暗雨随风茅屋漏,荒城争米燎盆稀。
明朝又赴公筵贺,灯下醒眠懒解衣。
郊居守岁若为情,一岁中间百事经。
建业长男方入拜,桐江小女又归宁。
蒙头被暖先高卧,婪尾杯空且独醒。
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