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头柏顶碧森森,虚槛寒吹夏景深。
静社可追长往迹,白莲难问久修心。
山围四面才容寺,月到中宵始满林。
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
这是一首描绘幽静寺庙风光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超然。"松头柏顶碧森森"一句,以松柏之永恒,渲染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虚槛寒吹夏景深"则透露出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这里的空气也依旧清冷,景色仍旧深远。诗人通过这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世隔绝、四季不明的神秘空间。
接下来的"静社可追长往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追寻,这个"静社"即是那远离尘嚣、安静守旧的地方。紧接着"白莲难问久修心"一句,以莲花之清净比喻内心的坚守和纯洁,强调了对心灵修养的重视。
随后"山围四面才容寺",描绘出寺庙被群山环抱的景象,这个"才容"字眼,传达了一种恰到好处、自然而然的和谐感。紧接着"月到中宵始满林"一句,则是夜深人静之时,明月洒落于林间,使得原本就幽深的森林,在这银白色光辉下变得更加饱满。
最后两句"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言论的超脱,以及对前贤遗留文字的珍视。这里的"争学"指的是世间纷扰复杂的学说与辩论,而"忘言"则是超然物外,不再被这些纠缠所困。"吾师遗集尽清吟"一句,则表明诗人对先贤智慧的传承和崇拜,通过吟咏这些遗留文字来寻求心灵的净化。
综观全诗,既有景物描写,又蕴含深邃的人生哲理,是一首融合自然美与精神追求于一体的佳作。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峰前林下东西寺,地角天涯来往僧。
泉月净流闲世界,杉松深锁尽香灯。
争无大士重修社,合有诸贤更服膺。
曾寄邻房挂瓶锡,雨闻岩溜解春冰。
天下艰难际,全家入华山。
几劳丹诏问,空见使臣还。
瀑布寒吹梦,莲峰翠湿关。
兵戈阻相访,身老瘴云间。
郡楼东面寺墙西,颜子生涯竹屋低。
书案飞飏风落絮,地苔狼藉燕衔泥。
吟窗晚凭春篁密,行径斜穿夏菜齐。
别后相思频梦到,二年同此赋闲题。
衡岳去都忘,清吟恋省郎。
淹留才半月,詶唱颇盈箱。
雪长松柽格,茶添语话香。
因论乐安子,年少老篇章。